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我祖父是朱元璋>第258章 斩立决(2)

;

咚咚咚,鼓声伴着衙役嘶吼,“威武”

知府衙门外,带刀的官差面对人山人海,声嘶力竭,“老爷审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老爷审案,我等看案,怎么是闲杂人等?”

“滚,不许看热闹!”

“你这官差好霸道,哪有审案不让看的道理?”

“你这刁民,老爷审案哪有让你看的道理?”

“嗨,不让看还审什么案?不让看为何还告诉百姓?”

“告诉你是让你来吗?告诉你就是告诉你,滚往后稍”

~~

知府衙门外人声鼎沸,怕是半个沧州府的人都来了。

沧州锦衣卫镇守百户,战战兢兢的带着李景隆一行人,直接进了府衙,位列旁听。

这锦衣卫本来正喝酒呢,忽听手下禀告京师来人。再一看来人的腰牌,直接把酒都吓醒了。

居然是曹国公?

其实曹国公也就罢了,客客气气的恭恭敬敬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伺候着就行了!

但京中都堂大人早对各地锦衣卫镇守有暗示,万岁爷出巡了你们地方上都给擦干净喽,别把小鬼露出来。

“公爷这边”

锦衣卫百户在府衙侧门前,躬身伸手。

“你的地头,我们是旁听的”李景隆板着脸,“你别点头哈腰的”

“是!”

那百户又答应一声,始终控制着眼睛,不敢去看挺着肚子的朱高炽,阴沉着脸的朱允熥,还有一个耷拉着眼角,走路有点跛的汉子。

有些事,只能意会!

~~

“威武”

“见过知府大人!”

四旬年纪的沧州知府李道清,板着脸从侧面入堂。

公堂内外,无论是坐着的旁听的乡绅们,还是有幸能站着见证的百姓们,都纷纷弯腰行礼。

“啪!”

李道清在正大光明牌匾下坐了,手中惊堂木一拍,“开堂!”

“大人!”

知府话音刚落,一粗布衣衫的汉子,带着几个哭哭啼啼的女人,咚的就跪在了公堂之上,“大人明断,草民之子,死得冤呀!”

“草民之子本在县学求学,却被同学屡次欺辱,先是勒索钱财,而后变本加厉动辄拳打脚踢。最后”

李姓男子嘶吼,涕泪交加,“竟然被他们打死了!老爷,给草民做主呀!”

“给草民做主呀”

瞬间,公堂之上一片嚎啕。

尤其是李家的几个女人,哭得几乎背气。

“肃静”

咚咚咚,衙役们的水火棍敲打地面,瞬间把他们的哭声掩盖。

“本府亦是为人父母,丧子之痛感同身受”李道清看着李家人,“但公堂之上,容不得尔等哭闹而且”

说着,知府看向旁听的众人,“涉及人命,本府也不能只听尔等一面之言”

“知府大人所言甚是”

朱允熥等人身边,一个白胡子老头点头说道。

大明各州府,凡是重大之案。断案时候,旁听人中必须有当地的头面之人,或是读书人或是退休官员等。

这些人不会影响判决,但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知府李道清,转头,“县学教谕何在?”

“知府大人在下,下官教谕刘正风!”

县学的教授倒是看起来一表人才,人五人六。

“方才李家人所说,可是真的?”李道清又问。

“回大人,李家人所说,和真相大有出入”

话音刚落,李家人骂道,“你的,我儿子死了,你居然还支支吾吾的包庇凶手”

“住口!”

衙役们大声道,“再喧哗,大刑伺候!”

李道清皱眉,瞥一眼李家人对教谕道,“何处有出入,你如实道来!”

“是!”刘正风叹口气笑道,“李家人丧子之痛,下官亦是理解!但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李家子却是被同窗殴打致死,但之前几人未曾有过口角”

“都是少年人意气之争不存在像李家人所说那般,多次殴打勒索钱财等事!本县学,一向是学风清正,学子教育都是品行为先”

“当然,这次李家子突遭不测,也是让人扼腕惋惜!”

“县学这边也是监管不当,请知府大人重重责罚县学这边引以为戒。哦,县学这边也准备了一笔赔金”

“我不要你们的钱,我要儿子”

突然,李家女眷大喊道,“杀人偿命!”

“对,杀人偿命!”

骤然间,公堂内外全是喊声。

~~

“肃静”

“喧哗者叉出去”

衙役们又是一番恫吓之后,公堂内外恢复安静。

“知府大人!”

刘正风又道,“几个打人的学子,最大的十二,最小的虚岁才九岁这,国朝自开国以来,秉承仁慈之心,孩童犯法,多是勒令父母教育即可”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父母有教育不当之罪,可劳役可赔金”

“知府大人,铡刀之下人命关天,还请三思呀!”

知府李道清皱眉沉思良久,“你也说了人民关天”说着,又叹息道,“可上天有好生之德,几个孩子实难,痛下杀手!”

“世事无常!孩子打闹本就不分轻重!”刘正风笑道,“那几孩子的父母也说了,愿意多多赔偿!”说着,又叹息道,“难不成真杀了那些孩子”

“知府大人,打闹是少年人的天性,尤其是男童之间!失手杀人罪不至死,就因为打闹失手,就要了人的性命,没这个先例呀!”

突然,旁听之中,有人冷峻开口。

“没


状态提示:第258章 斩立决(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