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第一暴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试探

多尔衮转身离去。/p

这一次的事件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p

大明王朝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升的这么远。/p

阿济格的刺杀肯定就在满清王庭内部。/p

然而他的怀疑对象也就只有一人。/p

不过现在还不是捅破那层窗户纸的时候。/p

不管是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p

时机都不够成熟。/p

或许可以进行一番试探。/p

只要对方露出一丁点的蛛丝马迹,便能够断定此次事件和他有着多大的关系。/p

满清的天空变得无比的阴郁。/p

似乎在酝酿着一场莫大的暴风雪。/p

初秋的天气带来一丝丝的凉意。/p

若是在以往这样的天气可以说得上是非常的让人享受。/p

但现在多尔衮感觉到那一丝凉意从他的后背袭来。/p

直击骨髓。/p

浑身的肌肉也变得痉挛起来。/p

背后的那一把刺刀,似乎已经瞄准了他身上的重要部位。/p

只要等待着时机,便狠狠的扎进去。/p

随后的事情就可想而知。/p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件极大的阴谋。/p

这一次更是有了流血事件。/p

所以自己所面临的事情远远要比想象中的更为棘手。/p

他也有理由相信对方,很可能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的机会。/p

绝对会在他毫无防备的时候痛下杀手,让他毫无还手之力。/p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自己虽然身居高位。/p

可周围的环境不得不让他小心翼翼的面对。/p

这时候的多尔衮才意识到福临已经长大了。/p

如果想要继续执掌满清王庭的政权就必须要有所态度。/p

让那一位刚刚想要伸出手的小皇帝把手给收回去。/p

这是一场稍有不慎便会血流满地的战争。/p

而且说面临的敌人并不是大明王朝的将士。/p

而是自己的亲侄子。/p

这样的战争对于人性的一个考量尤为的艰难。/p

杀伐果断的多尔衮也不得不仔细考量起来。/p

这一场战争尤为重要。/p

失败便是身败名裂,白骨他乡。/p

成功便能够名垂千古。/p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说,对方定然是有备而来。/p

所以他不得不小心翼翼。/p

多尔衮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满清王宫。/p

以前他来到这里,便是为了孝庄皇太后的身体。/p

现在他却是为了面对自己的侄子,满清王庭的皇帝。/p

这一位他从来没有将其放在眼中的皇上,现在却让他感觉到了毛骨悚然。/p

能够如此果断的剪出阿济格,就说明这位小皇帝的心思已经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p

眼前的一切便是最好的证明。/p

阿济格的死亡,标志着福临的成长。/p

同时也寓意着满清王庭即将改头换面。/p

但是,多尔衮绝对不能够让这样的事情发生。/p

如果让福临成功得手,自己便可能会埋伏他乡。/p

秋风还是那般寒冷。/p

但他的内心却已经涌起了惊涛骇浪。/p

这一次正面和福临对抗或许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是对于他来说却又不得不迈出这一步。/p

“臣,拜见皇上。”/p

多尔衮刚想要下跪,福临便道:“皇叔不必如此多礼。”/p

多尔衮这才打消了下跪的念头。/p

这其实是一个试探。/p

如果福临不组织自己下跪,就证明福临野心已经壮大了。/p

现在一切都还算是正常。/p

至少,福临还不敢正面和自己叫嚣。/p

福临越是这样正常,多尔衮心中的疑心就变得更加重了。/p

对于多尔衮来说,这样的事情他看得太多。/p

想要利用表面上的正常来迷惑自己。/p

“皇上,阿济格的死疑点重重。是否需要立案审查?”多尔衮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闭上眼睛仔细的打量着福临。/p

“一切有皇叔做主。”福临说道。/p

太正常了。/p

福临的表现太过于正常。/p

反而让多尔衮有了一种猜疑。/p

如果是在以往福临说出这样的话,多尔衮只会嗤之以鼻。/p

现在不一样,这样的局势之下,福临居然还能够如此的坦然自如。/p

如果福临不是幕后主使。/p

肯定会大吃一惊。/p

但是现在的福临却表现的漠不关心。/p

阿济格也是福临的皇叔。/p

他不可能不动。/p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阿济格的时候便是福临亲手所为。/p

“那臣便着手安排,彻查此事。”多尔衮故意将后面四个字的音量拖住。/p

以此来暗示福临。/p

福临的内心已经是非常的激动。/p

莫不是多尔衮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此事前来,不过是为了从自己的口中探听丁点消息。/p

多尔衮的目的也正如福临心中所想。/p

但叔侄俩谁也没有把这一层窗户纸捅破。/p

各怀鬼胎的二人,总是不愿意提及阿济格死亡这件事情。/p

多尔衮心中目前还尚无定论。/p

但他却知道这件事情和福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p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也一定要好好的探查一番。/p

多尔衮走出满清王宫的时候已经天黑。/p

天空中的点点繁星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四章 试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