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不理解为啥主子不去找梓桐,等他自己忍不住偷溜去找梓桐的时候,却看见那两人携手赏雪,一双璧人,仿若下凡的神仙,男子妖娆闲散,女子如山巅之雪,山涧之梅,看着着实……刺眼。

对此刘虎表现出了与其性格不相符的一面,将士们发现这个直爽活跃说话从来不转弯的首领,从那日偷偷溜出宫回来之后就变了一个人一样,一个人闷不做声,越来越多的跑向楚王的宫殿,那些吃的喝的事无巨细不断的送进去,然后又原封不动的端出来。

有时候看他一个人在角落里喃喃自语,凑近一听,他又翻个白眼走了。有一次有一个小将士路过,听到他唉声叹气,“我不要干儿子了,只要你来看看他不行么?”

小将士听见之后一霎纳闷,半刻钟后似乎终于想明白了什么,一溜烟的跑走了。

楚王自从那日上朝之后,再也未招呼上朝,百官对此十分着急,问曰,“各司其职。”意思就是平时你们也没这么殷勤,这会是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是该干啥干啥去。

这朝代更替,百废待兴,新皇(虽未登基)虽然处理朝政乃是一把好手,上去的折子都会很快的批下来,唯一就是不上早朝。

某一官员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深入的分析,合情合理的解剖,终于发现,递上去的折子,除了那些要求新帝择日登基的,尽早充裕后宫的,其余都批的入木三分合情合理。虽然新皇惜墨如金,一片洋洋洒洒的折子,朱批“准”“国库”“减赋”从未超过三个字。

于是这位官员经过搜集各方资料包括民间的一些野史话本子等等,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所在,新帝大约是对后宫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位新帝的所有表现都说明了一个字,“非她不娶,不容置喙。”而后又经过多方材料证实,那个人应该可能大约就是宴会之上的那个黑衣少年,不,应该是个女子。

叛乱那晚,据说有个女子暗中帮助,才让全城的百姓免于流血屠城。

那些提议选后的大臣绝大多数是势力盘根错节的大家氏族,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以确保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

而对于那些根基尚浅的年轻贫民提拔上来的官员,此举真是有弊无利。

得了精髓的官员将这个想法宣传并且游说于百官之中,自然话不能说的那么明白,只是说当前皇上登基才是固国之本,其他都是次要,应当联合上书,先让皇上登基才是要点。

百官听了深以为然,虽有无奈但是毕竟来日方长。

次日百官集体上折子,无他,唯有一件事,就是让新皇登基。

没想到此次的折子有一次石沉大海。

百官深深认为自己上折子不足以表达对于新皇的诚心,应当以亲身示范,才能让新皇看到自己的衷心诚意。于是某一日早上,宫门外集结了文武百官,百官之外又有家丁护卫守在场外,家丁护卫之外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最后百姓感恩新皇那晚的救命之恩,认为此生遇到爱民如子的皇帝实乃三生修来的福分,也都纷纷跪下来,请求新皇登基场面壮观程度实非一般。

初入腊月,天气已是寒冷,前几日又下了一场雪,虽然为了保证百官不至于跪在雪地上,家丁护卫都已经把雪打扫干净,但是谁也没有料到百姓会如此热情,纷纷跪下,与百官一起请愿,而百姓跪的有些可是真真的雪地。

“恩?你说的都是真的?”房间中梓桐刚刚洗漱完毕就听见黄鹂在汇报这事,她挑了挑眉,“我去瞅瞅怎么回事。”

“主子,主子!披风……”哪里还有人。

黄鹂舒了一口气,哎,终于把这别扭的人给哄了去,今早上孙豹来找她,稳重的将军沉稳的说了这件事,并且简单说了一下这事的严重程度,意思就是梓桐要是不去,不仅楚王王位难保,就是生命也危在旦夕。

黄鹂听了颤抖了两下,这么大一顶帽子扣在她头上,她顿觉整个国家的重担都在她这纤细的脖子下的纤细的肩膀上。她摸了摸脖子,抖抖擞擞的去根主子汇报了一下。

哎,幸好姬漾公子今早上不在,不然非扒了她的皮。


状态提示:请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