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科幻未来>足球大亨>第50节 香港足球故事(为恒大逆转胜加更)
加上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从千禧年之后尤其是2002年中国进入世界杯之后,更多的“国援”都是过气球员过来养老和淘金。而且还把不完善不健康的中国职业联赛中的恶习带了过来,把“国援”的形象毁掉了不少。

这其中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张恩华,某一年的联赛中,由于不便明说的原因,他居然在联赛最为关键的倒数第二轮主动恶意犯规申请红牌。以便能够不参加最后一轮的比赛,这种行为被香港球迷大为鄙夷。2010年也就是今年的5月份,香港廉政公署更是侦获一起赌球事件。抓获了5名“国援”并以受贿罪进行起诉,这几乎让“国援”的形象跌入谷底。

就是在这个时候,霍震霖和港足总引进了陈灼,想要用他来进行“救市”,此时这个举动的确冒险,所以陈灼在到来香港和参加“港澳杯”的时候还会引发抗议。

不过随着陈灼在欧洲赛场的抢眼表现,以及港足总通过陈灼引进了巴乔担任香港足球队的主帅。一系列的“救市”举动已经起了效果。香港球市正在逐步恢复。

(四)

说到“国援”的时候。其实还应该提到一个人,其实很多老资格的球迷也不见得能够记住这个名字,李海强。

出生于广东梅州的李海强1999年曾经入选过米卢的国家队,不过最终并没有进入十强赛的大名单,更没有进军日韩世界杯。

当时的李海强是黎兵和马明宇离开之后的广东宏远队核心,1997年20岁的他同广东宏远队一起降入甲b,但他很快在甲b联赛中崭露头角。包括入选了米卢的大名单。

虽然李海强发挥出色,但足球毕竟是团队运动,以李海强一己之力最终未能将广东宏远带入甲a,最终李海强决定离开宏远并转会青岛海利丰,不过在转会即将敲定的时候,广东宏远队以“涉嫌假球”为名开除了李海强,也等同于封杀了李海强在中国足坛的一切未来。

据李海强说,这是宏远俱乐部强留不成的“报复”,对于他个人来说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但这种事情的确是太过错综复杂,而中国足球当时的环境就是那么乱糟糟的。

总而言之,一名22岁曾经入选国家队的球员,擅长中路组织和远射,还有左脚任意球功夫的李海强,就这么被断送了,或许有他本人的原因,或许他是冤枉的,或许只能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来形容,把责任归咎给环境。

2006年,已经29岁几乎完全淡出人们视野的李海强受邀加盟香港南华,加盟的首个赛季李海强就率队拿到银牌杯、足总杯与联赛冠军,成为三冠王,入选赛季最佳11人名单,并当选香港足球先生,2007-2008赛季李海强状态依旧良好,再度当选足球先生。

以两个香港足球先生作为职业生涯的结束,对于李海强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五)

2010年的香港职业联赛中,基本上是“国援”的谷底时期,大约有30多名,而这些球员中正式入籍代表香港队参加国际比赛的,巴乔的这支球队里,算上陈灼总共有四名球员,其它三名分别是a对与林智健搭档的后腰徐德帅、犹犹豫豫举手的巢鹏飞,还有b队担任边前卫的鞠盈智。

在香港联赛中,徐德帅效力南华,巢鹏飞效力晨曦,鞠盈智效力公民,各为其主,不过这三名球员在2004和2005赛季却是队友,都是大连实德队的球员,也都是大连青训营的产品,把他们三个人从大连青年队提拔上来的,都是2004年实德的代理主教练,郝海东。

其实,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区的足球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香港足球也有“英雄辉”这样一球成名的故事,也有李海强这样最后找到自己归宿跌跌撞撞的经历,仔细品读,也有许多的韵味,只是看你是否曾经在意。

(六)

四个举手要求加量的球员,巴乔都交给了陈灼,本身陈灼就是要加量训练的,这个情况巴乔也是知道的,100个球吊射死角的加练,陈灼依然在坚持,还有每周和范尼争抢落点时候的对抗性训练,现在卢卡托尼、加森、卡拉泽都已经加入了他们的“加练战队”。

从加练中得到最大好处的是加森,他从卢卡托尼和范尼身上学习进攻技巧,从陈灼和卡拉泽身上学习防守,每个人的“绝技”他都在学习和加练。

比如说从卢卡托尼身上学到如何当“墙”的技巧和经验,以及陈灼在对阵米兰那场比赛中安排出让加森狂奔40多米撞倒内斯塔的“战术”,让巴乔听的哈哈大笑。

目前陈灼和加森各自都已经有了加练的内容,但是郭建邦、翟廷峰以及巢鹏飞暂时还都没有,看了他们三个的训练大纲之后,陈灼让三个人暂时先在力量和体能方面进行加练,对于球技方面,陈灼的理解和巴乔训练大纲中指出的问题相同,在体能、力量都能够保证的基础上,技术和战术练习才有意义。

陈灼形象的进行比喻说,技战术如同是一辆坦克上面的火力装备,而力量则是坦克的防护装备,体能是动力装备,又分为速度和耐力两种。这就是坦克的三要素,火力、防护和动力,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对于整个香港队的球员来说,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而力量和体能方面欠缺更甚,虽然他们往往以“南派”自居,用技术型和力量型为自己辩解,但是很显然,就算是技术派的始祖巴西,以及欧洲拉丁派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也绝


状态提示:第50节 香港足球故事(为恒大逆转胜加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