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都市现代>官场奇才>第546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席菲菲摇摇头说:“温纯,你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而忽略了政治斗争的另一面实际上,这是一次东南官场的新一轮站队,站对了队伍,往后肯定可以获得相当的回报,至少政治前途会顺一些如果没有站对,后果是很麻烦的政治上的选择,也有点像赌博,你将自己的筹码押下去,肯定是希望能赢,如果押下去的时候自己都信心不足,又怎么可能往下押呢?”

经过席菲菲的点拨,温纯渐渐有些明白了,临江市打黑反腐的意义并不仅仅只停留在打黑反腐本身,更牵涉到了全省范围内的政治斗争

席菲菲喝了一口水,继续说:“温纯,你我就不一样了,我们之所以如此的坚定,就是因为我们始终站在了打黑反腐的第一线,我们再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勇往直前而他们则不同,他们还有更多的选择,或者,不选择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打黑反腐大获成功,自然好说,选择对了的人可以趁机捞足政治筹码但是,如果打黑反腐一旦失败,南延平即便是在东南省呆不下去,也会有另外的安排,而留下来的人,要想将这个烙印褪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倒不是一定褪除不掉,而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官场奋斗,任何人都只有几十年的时间,错过了黄金时期的某一步,也许就错过了一生

临江市的打黑反腐,不知不觉中,已经上升到了东南官场的一场极其敏感的政治斗争

也就是说,以南延平为首的激进派想要挖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但是,充当保护伞的利益集团绝不会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对于身处打黑反腐第一线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政治危机

温纯坐下来,问道:“席书记,是不是上边出了变故?”

“是的,”席菲菲脸色沉重起来:“有人向中央有关领导报告,南延平书记在借打黑反腐搞权力之争这件事不仅关系到你我的政治生命,也关系到更多人的政治生命,更关系到临江市乃至东南省今后的政治格局”

啊?温纯听了,不由得心惊肉跳

温纯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一次巨大的政治危机,正在将南延平逼到了悬崖边上同样,席菲菲和自己也已经站在了最前沿

席菲菲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

温纯站在了她的身边向外望了一眼,市委大院与外面的车水马龙被一片高大的香樟树和大槐树隔绝开来,显得异常的宁静,只有偶尔江边轮船的鸣笛声远远传过来,显得格外的清晰

暮色正在渐渐地降临,市委大院像一座世外桃源,似乎与外面的喧嚣格格不入,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宁静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这种宁静的背后,蕴藏着多大的风险啊!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什么都不会的人,就去当官

好像当官是最不需要水平最不需要智慧也最容易的事情

实际上恰恰相反,当官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也是最需要智慧和能力的一件事之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当官不需要水平和能力,恰恰说明,绝大多数人不了解当官当不了官也根本当不好官

能够在官场获得成功的人,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除了高智商,还必须具备高情商,二者不可或缺,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谁如果认为别人都是傻瓜,只有自己精明,肯定要吃大亏

官场上,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席菲菲和温纯站在窗前,都没有说话,但是,两人都能感受得到彼此的心潮起伏,无论东南政坛如何的变化,他们都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正在沉默的当口,办公桌上的手机响了,席菲菲走过去按了几下,兴奋地说:“走,去逍遥馆,陪老头子喝茶去”

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正需要祝庸之指点迷津

可是,等见到祝庸之,他告诉了一个让席菲菲和温纯更为吃惊的消息

就在前天,南延平去了一趟北京

当然,南延平去北京的次数很多,每个月都有好几次,或开会或办理一些其他事务

但是,南延平此次的北京之行,名目却极其特别,中央领导同志找他谈了话谈话内容,原本应该是保密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人还没回来,东南官场的高层已经在流传,南延平此次去北京,是中央找他进行了一次诫勉谈话

《中国***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政勤政等方面可能有不良的苗头,上一级党组织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这显然和省里有人向中央状告南延平借打黑反腐之名排除异己有关

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中央有领导同志对南延平在东南省的工作并不是十分满意

东南官场有关南延平即将调离的传言一夜之间再一次在悄然流传

甚至有传言说,中央这次不仅仅是对南延平诫勉谈话,还包括了任职谈话,上面的意思是,将他调离东南省,由省长董少平接任省委书记一职,东南省的南延平时代还没来及开创,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老头子,你这都是哪来的消息?”席菲菲不无担忧地说,她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祝庸之并没有席菲菲那么紧张,他笑着问温纯:“小温,你注意到没有,这几天绕城公路上各地市州的车辆多了不少,临江市各高级宾馆门前停的都是外地牌照


状态提示:第546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