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董卓之子>第三十七章 吓唬刘璋

刘璋知道对方权势通天,消息灵通,自己要是遮遮掩掩难免会被对方识破,便诚实地说道:“回董公子,只因家父病危想要见上刘某一面。。更多w.。刘某这才请示天子,得到天子口谕,前往益州探望家父。”

董守业心中一动,大声叱道:“什么家父病危,此事可以瞒得了天下人,却瞒不过我董守业!”

刘璋闻言大惊道:“董公子此言何意?”

董守业答道:“你有兄弟三人现在长安,为长兄左中朗将刘范,次兄治书御史刘诞。此次你父刘焉招你回益州不是生了什么重病。而是想让你等回去继承他的益州。本公子今日收到消息,你父刘焉自从担任益州牧以来,以五斗米道的张鲁为督义司马,以张修为别部司马,共同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道,斩杀天子使臣。你父便以米贼拦路不复上贡。又寻机斩杀益州豪强王咸、李权等十余,立威于益州。犍为太守任歧以及校尉贾龙起兵反叛,也被你父斩杀。前些日子荆州刺史刘表还曾上书参你父一本,说他伪造皇帝乘舆车马,僭越放肆。不知本公子所言可有差池?”

刘璋闻言大吃一惊,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脸‘色’惨白,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贾诩与杜畿等人看到董守业今天稍显奇怪的举止,有点不明所以,联想到送走壶寿之后一直就心情不好,便觉得有些释然。毕竟还有些少年人的心‘性’,任由董守业放肆发泄一下。至于董守业说的内容,他们最近也听董守业说过,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新闻,便没有做声,任由董守业发泄。

董守业此时接着说道:“刘公子,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刘璋此时脸‘色’惨白,失魂落魄,过了半天才说道:“董公子所言,刘某一概不知,家父病重已经上书天子。刘某此行是奉了天子圣旨。”

董守业闻言脸‘色’一变,冷冷地说道:“若是本公子今日不放尔等出去,刘公子该当如何处之?”董守业这几句话一说,倒是颇有些小人行径,毕竟古代讲究的是施恩不图报。董守业这也太直白了,上来就是要求对方将来一定要报答自己,这也太直白,太不含蓄了。t

刘璋被董守业这蛮不讲理的话一噎,顿时哑口无言。是啊!在这长安城内只要董卓父子不同意,那刘璋可以说是‘插’翅也难飞。

董守业看到刘璋那吃瘪的样子,心中有些快递,刚刚离别的愁绪被冲淡了不少,继而爽朗一笑,拍了拍刘璋的肩膀,笑声说道:“季‘玉’兄,方才是戏言尔,不必当真。”

刘璋不明所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在那儿不住地点头。

董守业又说道:“季‘玉’兄,你我今日萍水相逢便是缘分,本公子对季‘玉’兄也是一见如故,不如你我二人寻一酒肆,喝上一杯如何?”

刘璋哪敢应承啊,口中只得说道:“季‘玉’谢过董公子好意,只是天子诏令在身,不敢耽搁一刻!”

董守业脸‘色’一变冷冷地说道:“季‘玉’兄难道不给本公子一些薄面?”

刘璋一听,开始着急了,不知如何是好,没多会儿脸上的汗珠都冒出来了。口中不住地给董守业赔礼道歉,解释这,解释那的。

董守业听着,心里不禁感觉有点好笑,眼见刘璋被自己斗的差不多了,便明知顾问地说道:“季‘玉’兄前往益州,从斜谷道最近,应该走南‘门’或者西‘门’。季‘玉’兄却走的是东‘门’,难道说季‘玉’兄另有捷径,不知为何不从斜谷道?”

刘璋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说道:“斜谷道有米贼相拦,刘某又如何能通过?实不相瞒刘某此次南下益州,准备从武关出发,借道荆州。”

董守业笑‘吟’‘吟’地说道:“季‘玉’兄,不知这能否算得上是自己挖坑给自己挑。”

刘璋面‘色’尴尬地说道:“董公子说笑了。”

董守业止住笑容,突然脸‘色’一正地说道:“本公子与季‘玉’兄颇有眼缘,今日便放任季‘玉’兄离去,他日季‘玉’兄若是执掌益州,可不要忘了本公子今日的恩情。”

刘璋闻言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董公子,此言当真?”

董守业笑着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刘璋大喜,朝着董守业施了一礼,然后说道:“今日之恩,季‘玉’来日定当相报。”

董守业也不推辞,扶着刘璋说道:“季‘玉’兄他日富贵之时,莫要忘了今日之言。本公子与季‘玉’兄说得上是一见如故,今日本公子十分高兴,他日季‘玉’兄若是在益州遇着什么难处,只要本公子能帮忙绝不推辞。季‘玉’兄,请了!”

说完驱使坐骑,让出一条通道。

刘璋有点搞不清楚状况,又有点喜出望外,再次朝着董守业施了一礼,口中说道:“董公子之言,季‘玉’一定谨记于心!”

说完,转身等上马车扬长而去。

看着刘璋渐渐远走之后,杜畿有些不解地问道:“公子放任此人离去岂不是放虎归山,来日必将成为后患。不知公子今日之举有何深意,伯侯愚钝,还请公子指点一二。”在杜畿看来,既然已经识破了对方的图谋就应该果断出击,将刘璋困在长安城,或者是直接当场斩杀以绝后患,也算是给刘焉些许教训。刘璋一旦回到益州,其父刘焉行事将更加肆无忌惮,更加藐视朝廷。

贾诩想了一会儿,


状态提示:第三十七章 吓唬刘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