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宋扬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军机内阁
舜臣李清臣。其中宗泽种建中侯蒙王舜臣四人非常优秀,他们都是十九岁,但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年纪轻轻便勇冠三军。重要的是,他们不仅是猛将良将,更是帅才。

而司马光推荐的燕达,虽然也是一名良将,但是没有帅才,在赵顼心中和刘延庆张存王文振景思忠林希范百禄张诚韩存宝秦贵寇伟曲珍种谔种诂等武将是一个等级。赵顼自己选拔出来的十大骁将也都只是良将等级,不是帅才,更不是狄青那样的千古名将。

很多穿越不动就造出了名将。然而此时,赵顼才切身体会到了人才的重要。而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赵顼自己提拔出来的人也不行。那些留名青史的名将更是百年难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赵顼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商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政事堂各个成员推荐出来的人才大都被赵顼否定了。这样的征战,赵顼需要千古名将来统领,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这次征战的胜利。豪赌国运的战争,绝对不能草率。

赵顼敲着会议桌,在思考着人选的问题。文彦博倒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可是年纪实在太大了,而且还是君子党,南征印度可能要用到历史上蒙古人西征的手段,非常血腥,文彦博这样的君子是不可能同意那样打仗的。

政事堂会议厅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赵顼下了下决心,开口说道:“内阁首辅就由章楶出任,薛向周侗出任次辅,肖一远李常方腊种诂许将王存燕达翟恩赵挺之王彭年十人出任内阁群辅。另外四大学府要各自组建一支十人的参谋团,随军出征谋划,大食学院,让安萨里组建一支翻译参谋团,由蒲元乙出任将军。就这么定了。”

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赵顼下定决心,由章楶这个文臣来统兵。毕竟赵顼知道,后世之人将章楶的用兵能力和成吉思汗和比较,都是用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来形容。这样高的评价之下,即便现在的章楶没有打过一次仗,没有带过一次兵,但是赵顼还是要用他。

薛向有财政之才,处理好战争之时的后勤问题正合适。周侗是大名人岳飞的义父加师傅,岳飞那么牛,周侗怎么可能差?其它群辅都是文武各占一半。

军机内阁不仅仅是指挥大军征战,还要提供粮草,管理被占领地区,可以说是军政一把抓的。

“圣上,章楶现在是金州知州,他从来没有带过兵,也没有过特别大的政绩。”司马光劝谏道。

对于升迁如此严格,才是造就仁宗一朝人才济济的根本原因。升迁越是严格,越是可以得到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能在紧急关头,如果平时这样,还成了风气,只会让钻营之人找到漏洞往上爬,从而阻挡了真正的人才升迁。

在历史上,王安石为了变法,破格提拔了很多新人,正是因为破格太多,而且还是一次性破格。这样就破坏了严格的升迁制度。虽然王安石也很无奈,若是司马光支持他,他那里用得着新人。变法失败后,旧的制度被破坏了,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大批钻营之人进入朝廷,让大宋朝堂急速地腐化起来,导致北宋被金国所灭。

“不说资历,就说能力,章楶的能力不足吗?章楶有多大本事,是可以看得到的。短短半年之间,金州就打开了局面。不仅巩固对金州的控制,还依靠金州的力量,没有向朝廷要一文钱便大力向澳州推进。内阁有资历的人多了,章楶哪里有不足的,可以补充得来。大宋不仅缺粮食,还却少名将。名将是打出来的,征战印度结束后,就有人才了。”赵顼解释道。

随后,政事堂就赵顼的人选作出了分析,对军机内阁的任务和战略作出了基本规划,保证军机内阁必须要在政事堂的控制之下,必须绝对服从政事堂的命令。

[,!]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五章 :军机内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