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吴诩不禁一抖,四下一看,周围侍立的宫人内侍都眼观鼻鼻观心,像是泥雕木塑似的,完全不受影响。

这些人都是从洛阳行宫随驾而来的,专门照顾李二陛下起居的,不愧是千挑万选选出来的啊。

都是人才呐!!

“哎呀……阿武你这墨也磨得太浓了些吧……”李治拿起毛笔,却发现砚台上的墨汁都黏成一片了,根本没法蘸着写字。

吴诩低头一看,也囧了——砚台上的水早就干了,她手上的墨条已经粘在砚台上了……

“啊!对不起……”矮油,这可是一两金子一根的墨啊啊啊……

吴诩那个心疼哟,赶紧去拿装水的银壶,结果李治也正好伸过手来……

就听‘哐当’一声,水壶倒了……

糟糕!

吴诩在水瓶倒下去的那一刻还条件反射地去抢救桌子上的则子,可还是晚了一步……

虽然大部分的则子都幸免于难,可坑爹的是,桌上还摊开着李二陛下的亲笔手卷,尼玛好死不死的是那手卷是用绢布做的,稍一沾水就完蛋了……

“惨啦——”吴诩拎着那张糊成一团墨云的绢布,欲哭无泪……

李治看到那张面目全非的手诏,也是嘴角一抽。

毁得可真够彻底的= =

来帮忙收拾桌子的小顺子脸都白了,擦干净水渍拣好则子之后,他赶紧退到角落作隐形人状,连大气都不敢喘。

其他侍人更是死死低着头,好像地上有千两黄金等着他们拣似的。

“你们都退下……”李治略一沉吟,就让小顺子带着所有侍人都先退下,并道:“孤不小心打翻水瓶这事,你们不许多嘴……”他也不提污损手诏这事,却把打翻水瓶的事直接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谨遵命。”众人一听说太子殿下要他们回避,还主动承担了事故责任,都恨不得能长上八条腿,跑得那叫快啊……

留在殿内的罪魁祸首吴诩同学还盯着那张手卷发愁呢,这玩意儿本来是等着李小九回复的,这下可怎么办呢……

李二陛下要是拿不到儿子的回复,会不会抽风啊?

“这可怎么办呐?”虽然有李小九背黑锅,她还是心有余悸……

李二陛下的大脑回路可不是他们这些正常人可以揣测的!

李治看吴诩还是一脸愁苦,微笑着拍拍她的背,安慰道:“没关系,孤已经把上面的字句都背下来了,那手卷毁了就毁了吧……”

“不行不行……”吴诩连连摇头,“圣人所赐,一纸一页都有存档……”尤其是李二陛下赐给太子的东西,起居郎同志恨不能大书特书,要是知道好好一份手卷被太子不小心给毁了,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来呢!

“孤会跟阿爹解释的,相信他不会介意……”太子殿下显然没把这场小事故当成一回事。

吴诩可没他这么乐观,李治是必须不会有事,他们这些随从就不好说了……

廷杖打屁屁那还是轻的呢!

听说上会有个宫人不小心洒掉了给李小九喝的花茶,就被李二陛下毫不留情地打发到掖庭北宫了……

如果让他知道有人毁了他给宝贝儿子的亲笔书法,那下场肯定很惨很惨(回声一万遍=。=)……

谁不知道李二陛下最喜欢炫他那一手好字了,恨不得有人哭着喊着来求他的字回去当临摹帖子呢!

有一次,李二陛下在玄武门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喝着喝着就开始炫耀起他最得意的飞白书,写完之后,还一一赐给群臣。大臣们也相当配合,趁著酒兴,纷纷跑上去抢墨宝。只要李二陛下一写完,就迫不及待地从他手上抢过来,还你争我夺的,可把李二陛下乐死了。

这些人里,刘洎坐得离李二陛下挺近的,可是一张字也没去抢。

后来大概是被马周给推了一把,刘洎直接跳上了李二陛下坐着的榻上,从李二陛下背后一伸手,把一幅字抢在了手里……

这举动实在是大逆不道。

众人见状不由大叫‘刘洎无礼’,更有几个人要求李二陛下把刘洎‘咔嚓’了,谁知李二陛下心情正好,大笑着说了一句“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调*戏了刘洎一把,就轻轻放过了……

李二陛下对书法爱好的追求有多偏执,吴诩是深有体会,所以她可不指望李二陛下会轻轻放过毁掉他赐给宝贝儿子墨宝的人!

吴诩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解决如今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那手卷‘复原’了……

“太子既然已经记住了手卷上的语句,不知能不能背给妾听呢?”吴诩心下做出了一个决定,郑重地对李治道。

“你想做什么?”李治警惕地看着吴诩,生怕她又做出什么超越他认知的事来……

作者有话要说:注1:今天百度了一下,发现高句丽和高丽其实不是一个概念,史书上说的“太宗征高丽”也是错误的说法,应该是‘征高句丽’才对。高句丽是存在于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我国的一个民族政权,是中原的一些东迁的人和东北当地的一些土著组成的一个割据政权,跟半岛的原始居民没啥关系。高句丽占有了朝鲜半岛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剩下的部分就是新罗和百济。

而高丽,是九世纪时从新罗分裂出来的一个王朝,这个才是半岛的遗民建立的国家,所谓的高丽棒子就是指这个政权,跟高句丽毛关系也没有。

ps:其实说起来,那时的新罗国才是土生土长的朝鲜人


状态提示:第125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