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妈妈叫张爱玲>第12章 不欢而散

张爱玲的出现,就像是佛堂里忽然冒出一束玫瑰,给人的感觉不是惊艳,而是怪异,看着诸人呆滞的目光,张爱家用两只小手捂住脸颊,“张爱玲,我感觉好丢脸。”张爱玲白了他一眼,牵起他的手旁若无人的走进去,罗孚迟疑了一下,他实在是被张爱玲的装束吓到了,这是嫌自己不够红呢,还是怎么着。

“这是刘同绎先生,吉隆坡联邦日报总编,以前曾任职香港时报副刊,星岛日报的编辑,西点杂志主编,新加坡益世报的主笔,写过很多影响力很大的文章。”罗孚知道张爱玲交际不广,便一一给她介绍。

张爱玲轻轻的点点头,“你好。”

刘同绎三十多岁,跟张爱玲年纪差不多,但容貌很显老,目光很深,脸上时常挂着浅淡的微笑,“我喜欢你以前的作品,感觉很有灵气。”

张爱玲眉毛一挑,“我更喜欢现在的作品。”然后不再理他,直接走了过去。

罗孚苦笑的摇摇头,这老刘说话总是这样让人尴尬,脾气好的也就一笑而过,偏偏张爱玲心思敏感,脾气也直,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根本就不给你面子。

刘同绎摆了摆手,绕到其它地方去了。

“这是是徐讦先生,鬼恋的作者,创垦出版社的老板,热风杂志的主编。”

徐讦已经四十多岁,面容憨厚,脾气也好,他没等张爱玲说话,就先笑道,“真是久仰了。”

张爱玲也微微一笑,“彼此,喜欢徐先生的鬼恋。”

张爱家也凑趣的说道,“妈妈给我读过呢。”

徐讦“呃?”了一声,低下身子,惊奇的看着他笑道,“你听得懂吗?”

张爱家挥了挥小手,“春天里我葬落花,秋天里我再葬枯叶,我不留一字的墓碑,

只留一声叹息。于是我悄悄的走开,听凭日落月坠,

千万的星星陨灭。若还有知音人走过,骤感到我过去的喟叹,

即是墓前的碑碣,那他会对自已的灵魂诉说:“那红花绿叶虽早化作了泥尘,

但坟墓里终长留着青春的痕迹,它会在黄土里永放射生的消息。”

徐讦更加惊奇,“这么一大段,你都能背下来,真是太神奇了,妈妈给你读了几遍?”

张爱家笑眯眯的挺了挺小胸脯,脆声道,“一遍。”

他的话声引来一个个惊呼,“好聪明的孩子。”

“这是过目不忘啊。”

“简直是个神童。”人群或夸张,或调笑的说话声,张爱家一一接受,张爱玲将他抱起来,手指点点他的额头,“招摇。”

“这不是为了给你长脸吗?”张爱家翻了她一眼。

一个个人在眼前走过,却没有张爱家一直想见的金庸大大,不由得有些失望。

这个交流会更像是西方式的沙龙,大家坐在一起,相互说着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毕竟是偏左派的聚会,交流中难免有人抱怨右派文学的腐败文章,堕落思想,张爱玲就一直静静的听着。

这时,罗孚忽然站了起来,大声道,“各位,我和几个出版界的同仁准备起草一个真善美的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题材不限,散文,诗歌,文都可以,希望大家能够踊跃投稿。”

“这个主题好,时下世道艰难,金钱当道,利益为先,人性沉沦,正需要有识之士振臂一呼,洗刷这些不正之风。”

这个明显就是个书呆子,张爱家回头瞟了他一眼。

这事应该很多人都被通了风,提议一出来就纷纷回应,这题材倒没有涉及政治立场,但难保有人不会掺杂些主观的东西进去,作为同一主题的作品,其他人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张女士,不知道你怎么看。”人群中讨论热烈,唯独张爱玲母子静静的坐着,没有参与,刘同择眉头微皱,出声道。

“我没什么看法。”张爱玲摇摇头。

“不知道张女士会不会投稿?”附近一个戴着黑框眼睛,穿着灰色毛衫的中年男子说道。

“不会。”张爱玲冷静的答道。

众人一遏,罗孚好奇的问道,“为什么?”

“没写过,不会写。”张爱玲说的干脆利落,

众人却是目瞪口呆,

“你是不愿意与我们为伍吧,还是你已经准备投入美国资本主义的怀抱了,别忘了,你是个中国人。”原先那个灰毛衫男子激动的说道。

张爱玲眉毛一挑,站了起来,“对不起,我还有事,告辞了。”说完,就抱着张爱家往门外走。

看着宾士老爷车扬长而去,众人心思各异。

“我看这个张爱玲跟她的前夫胡兰成一样,不再当自己是个中国人了。”灰毛衫男子恨恨的说道。

“这话说的过了,她也没有写过反动的文章,跟右派关系也不亲密,只是不参与而已。”徐讦皱眉说道。

罗孚张了张口,最终什么也没说。他也没想到,居然会这样不欢而散。

张爱玲坐在车上,依旧生着闷气,张爱家挤到她怀里,抓着她的手,将自己环起来,“不要生气了,就当踩了一坨大便,回家洗干净就是了。”

“胡说什么,多恶心。”张爱玲拍了他一记,心情却是莫名的一松。

张爱家晃晃头,恼怒的瞪了她一眼,“好心的帮你开导,居然打我,别看我年纪小,照样鄙视你。”

张爱玲扑哧一笑,双臂收紧,将他紧紧抱在怀里,这小家伙实在让人喜爱。

轻松过了几日,这日,文汇报忽然刊载


状态提示:第12章 不欢而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