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荣安将肥料的事透露给了苏家等几户人家知道,只给了能使草棉这一种属植物增加结果率的肥料制作方法。

而人多口杂的情况下,平南县的百姓们渐渐也知道了姜荣安口中掌握着一个厉害的肥料秘方,据说在庄子里做事的人都能拿得到肥料,收成能增加许多,叫人很是羡慕。

到现在姜荣安还是没有收到陛下批回的折子,也没有听说有什么新的政策,心里头还是有些忐忑的。

虽说平南县的百姓们什么都没有说,但县衙里的衙役等都是有亲朋好友的,已有好几个人大着胆子来打探消息了。

想了想,姜荣安决定将主要原材料给透露出去,这些都是需要种植收集的,等到陛下批准的时候,这些自然而然就派上用场了。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切事情办成都需要前期的积累,姜荣安心里已经决定,如果过了芒种还未有消息出来,他就将肥料方子公布出去。

肥料方子的作用已经被宣传得神乎其神,每个人都是动力十足,几乎没有空着的地趁着春天还没过,赶紧种植。

苜蓿草这东西野外有,平日里也就当野菜吃,牲畜也喜欢吃,还真没有人正经种过,许多人就互相研究讨论,倒也得出了不少的结论。

庄子那边所用的苜蓿草,是直接野外收割来的,也是运气好,碰上有大片自然生长的,又在庄子的范围之内,没让牲畜给吃光了。

如此近需求量增加,野生的自然是供应不上,只能人工种植,不管如何,能总结出经验来,也有利于肥料方子的传播。

此外苜蓿这植物本身就跟豆类植物有肥田的作用,牲畜有喜欢吃,种多了压根就不怕。

庄子里用了肥料的麦子和油菜,长得都很好,丝毫不比去年的差,姜荣安心里松了口气,等着京城那边的消息。

要到芒种的时候,关于肥料的事终于公告天下,方子直接下发各个县衙,由县令张贴于布告栏,并组织人手给予百姓介绍讲解。

鼓励百姓根据配方研究出适合的制作温度湿度等,并根据成果不同给予奖励,即使有失败的,也可研究对于什么作物有效果,并非失败了就是废物没有别的用处了。

接到京城传来的旨意,姜荣安只觉得松了一大口气,这事儿终于能告一段落了。

因着庄子里已经有制作过好几次并且大部分都成功的经验,因此姜荣安直接让元大爷亲自给人讲解。

而制作失败的肥料,大家可以寻求最适合使用的植物,当然要施用到田地里也是可行的,就是效果一般般就是。

百姓们对于官府总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即使心里还存有会怀疑,但仍旧会会照着去做,只不过有的人认真有的人随便罢了。

平南县有元大爷等人现身说法,绘声绘色地降了庄子去年的收成,还亲自带着人去看了地里作物的长势,所以大家在羡慕的同时也也愈发的用心。

相比平南县的红红火火,南方各城镇都显得有些意兴阑珊,或许是鱼米之乡的关系,大家并不怎么关心,倒是比较贫瘠的地区会更关注。

严父早就从姜荣安那边得到了信息,心里也一直有所准备,所以等县衙那边一公告,他回家就直接动手做上了,不再像之前那样遮遮掩掩的。

刘父本来要找严父谈一下这个事,结果见到严父都开始行动了,心里奇怪,“我说老弟,这个方子随手步骤都写得很清楚,但期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也不清楚,你要不等青试验清楚了再做?”

刘父看严父准备的原材料可不少,就知道他不是打算只做一点半点的。

严父抬起头来,笑着说道:“以前因为要保密,所以没跟你说,现在县衙发了公告,我也就没什么担心的了,在这之前,我已经做过好些回,有经验呢,收成真的有增加。”

听了严父一番话,刘父不由目瞪口呆,他觉得他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该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这个方子是严父上交上去的。

“你…这…哎,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好啊,老弟你真是厉害,不声不响就做成了这么件大事,老哥我就跟你学了。”

刘父相信严父不会骗自己的,这么多年的交情下来,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还会不清楚吗?

“这个方子也不是我研究出来的,不过是率先做了试验而已,不过原材料不够,得先种那个,囤积起来。”

严父在脑中算了算,“其实,制作成功是成块状的,可碎成粉,若是失败的话就是水状或泥状,作用要减弱许多,或是专门针对其他植物。”

“老哥啊,我可是想好了,这方子公布出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制作成功的,我就想啊,专门做这个肥料,一袋一袋地去卖,可不比种地轻松吗?”

刘父想了想的确如此,可即使不卖肥料,去给人制作肥料,这单单是工费也有不少呢,“老弟,还是你的脑子好使,我都没想到这一点。”

“来,我给你打下手,你跟我说说其中的窍门。”刘父说着,就勤快地帮忙起来。

古氏往外头瞅了一眼,就继续坐着做衣服,方氏的夏衫都旧了。

方氏愿意跟着严父回来,不管是谁心里都是松了一大口气的。起码严父和严二叔不用府城三化县来回的跑,毕竟路途遥远,大家年纪都不小了,路上难保有什么意外。

严二叔现在心态变了许多,在严正堂的劝说之下,不说种地,但是收


状态提示:第381章 公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