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战神之燕王传奇>第二百六十七章 封狼居胥(三)

又是三天过去了,在过去的三天里,敖烈采用雷霆手段,再次消灭了五个匈奴人的小部落,把部落中所有的匈奴人斩尽杀绝,并且掠夺走了所有的物资。短短六天的时间,已经有八个匈奴人部落,永远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

匈奴人不是傻子,于夫罗和呼厨泉久久未能传出谁胜谁负的消息,早就引起了各个部落首领的怀疑,纷纷派出使者,前往两个部落打探消息,最后得到的,是两个部落早已人心涣散,物资被掠夺一空的结果。

一些匈奴人首领在右贤王去卑的带领下,开始巡视大漠,竟然发现有八个部落在无声无息中被灭了族,吓得去卑连忙以右贤王的身份下达号令,召集各个部落首领到他的部落去商讨军情。

大漠上三分之二的首领纷纷带着亲卫,赶往去卑的部落,一连串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诡异,他们不得不慎重起来。但却有三分之一的部落首领,在消息不灵通的情况下,还没有收到八个部落被灭族的消息,因此,他们认为去卑是别有用心的,他是打算借着于夫罗和呼厨泉下落不明之际,一举掌握匈奴的大权,所以这些人都留在了自己的部落,并没有遵循去卑的号令。

在暗影成员的帮助下,敖烈很快掌握了匈奴人的动向,于是,敖烈再次开始分兵,分别让吕布、赵云、马超和许褚各领一军,趁着匈奴人到去卑部落商讨军情的时候,部落军士群龙无首之际,闪电般在一天之内再次攻克了四个中型的部落,依照惯例。依旧是杀的匈奴人鸡犬不留,物资全部拿回来补充军用。

直到敖烈神出鬼没的先后击溃十二个匈奴人部落,汉军的身影才被放牧的匈奴人察觉。随即,于夫罗和呼厨泉战败身亡的消息也被传了出来,算上这两部人马。已经有十四个部落被敖烈率领的汉军荡平了,这个数目,已经接近匈奴人部落数量的一半了。

去卑在震怒之下,召集起匈奴各部的所有兵马,一共筹集了十万人马,准备和汉军决战。这十万兵马。可以说是匈奴人最后的底蕴了,凡是适合上战场的青壮年,几乎都被他拉了过来。十万人马在去卑以及十几个部落首领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杀奔狼居胥山而来,意图和汉军决一死战。

匈奴人的动向,自然瞒不过无孔不入的暗影。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了敖烈,并且在一直隐身暗处的李儒率领下,全部回收到狼居胥山下的防事中,和敖烈汇合一处。决战在即,暗影成员游离在外已经没有意义了,作为汉军的一部分,李儒带领着他们将以大汉精兵的身份。正面参与到这场决战中。这一部分暗影成员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三百多人,但却堪称精锐。他们身上的服饰各有不同,有的甚至还穿着匈奴人的衣物,在回到大军中之后,他们立刻脱下身上的各色服饰,换上了汉军的衣甲装备。

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又是两天的时间,在众人的眼前溜走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恢复,汉军中的伤兵也恢复了许多。他们原本都只是受点轻伤而已,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和治疗,即便不是恢复如初,但上战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同时,在两天之后。去卑率领着匈奴十万大军终于赶到了狼居胥山下,在稍作休整之后,去卑就对汉军的防御工事,发起了猛烈的冲击。迫于汉军带来的压力,各个部落首领暂时放下了私心,听从去卑的调遣,纷纷派出部下的兵马,作为前锋部队,冲向了汉军。

这段日子以来,汉军早已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这道防线由数个部分组成。最靠近汉军的部分,是一道高一丈,后两尺的土墙,这道土墙可以有效地防止匈奴骑兵的冲击,把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隔绝在土墙之外,除非匈奴人肯舍弃战马,步行迎战。在土墙上,还有数百个口径半尺的瞭望口,汉军可以通过这些瞭望口,向外发射弩箭,对匈奴人造成有效地杀伤。在土墙的后面,是一道分为两层的平台,可供汉军们在上面站立,平台有一道平缓的斜坡相连,可以让汉军在大营和土墙之间,自如进退。土墙的顶端,是被夯实的另一层平台,这层平台最为坚实,也最为宽阔,上面整齐的摆放着八十架红衣弩炮,嗜血的寒芒,已经对准了土墙前七百步之内的空间。

在土墙之外十步到五十步之间,是汉军构筑的第二个防御部分。这一部分由无数的拒马桩和绊马索构成,其中还搭配着隐藏在地下的陷马坑,用以扭伤匈奴人的马蹄,只有汉军才能分辨出哪里是安全地带,哪里隐藏着危险,匈奴人如果贸然前来,必定是人仰马翻的下场。

更远一些,是防御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在五十步到一百步的距离之内,汉军们在这里挖下了许多丈余深的陷阱,陷阱的底部倒插着从匈奴俘虏那里缴获来的马刀,一旦有匈奴骑兵坠落陷阱,必定是连人带马被倒悬的马刀穿成马蜂窝的下场。

如果不是时间有些仓促,汉军还能布置出更完备的防御工事,不过,眼前这样的防御,也足够了!站在土墙后,通过瞭望口观察匈奴骑兵动向的敖烈,看到匈奴人在去卑的命令下,发起攻击的时候,嘴角带起了一丝冷酷的笑意,缓缓向着土墙顶端的徐庶下达了命令:“先让他们尝尝红衣弩炮的厉害。”

徐庶会心一笑,随即指挥着八百弩炮手,开始了这场决战的第一次交锋!彭彭的铮然之声大作,犹如一声声晴天霹雳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七章 封狼居胥(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