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有一种信仰叫足球>第470章 山里来的孩子(二)

三人先是看看“沃尔夫斯堡足球学校”(接下去简称小狼堡)一个个孩子人高马大的,再看看本方的中国孩子一个个黑瘦黑瘦的。

“这摆明是欺负人啊”,王空说。

“呵呵,德国孩子在青春期是长的比较快的”,李乔说。

相比三人的激动,冯东倒是很坦然,因为情况他事先已经了解过了,感觉没什么,对方虽然是人高马大,但中国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速度快,头脑灵活。

“冯教练你确定孩子们行吗”?王空问。

“相信我吧,陕北的孩子有一股拼劲的,放心吧”。

既然教练都这么说了,那三人也只能选择是相信了。

李乔等人走到场边跟小孩子们一个个击掌,“加油啊,哥哥们就在那边看着你们”。

“嗯”!!

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下透出的是兴奋是激动,当然了,可能也有些紧张吧。

*****

可比赛开始之后,事实证明冯东彻底错了,事后李乔才彻底明白双方的差距。

原来“志丹中学”的孩子平时训练确实是刻苦,但跟大部分中国孩子一样,他们跑的快,有耐力,个人技术也不错,但只是有一点,他们不懂什么是足球。

而欧洲的青训是相反的,一开始就先教授足球理论,让孩子们完整知道什么是足球,足球是一个团队的运动,你拿球的时候,别人给你掩护,你把球传出去之后,你去给队友掩护。

其实这一点连冯东也不太理解,他只知道自己的弟子们有一股子狠劲,球丢了就一定要抢回来,但其实这远远不够。

上半场进行到5分钟的时候,王空急了,“这,他们是瞎踢啊,根本不懂得互相保护的”。

“闭嘴”,周盾说。

其实周盾和李乔当然也知道了,可问题是他们本来就没有在正规的足球学校接受过训练,踢成这样也很正常,不应该苛责。

上半场进行到第7分钟的时候,中国队这边已经0比2落后了,小狼堡那边几乎是闲庭信步,轻松加愉快。

中国孩子很拼,但因为不能形成合力,所以基本上都是瞎跑,而小狼堡的孩子基本上是集团作战,打法很成熟,三角保护做的很好,中国孩子往往是快要碰到球的时候,对方一脚传球,就把整个局面改变了。

德国足球的强大就在于,他们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的球队,基本思想都是差不多的,这也是德国足球长盛不衰的最大因素吧。

上半场10分钟过后,冯东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怎么回事啊,在国内比赛从来不会这样啊,就算是高中生比,也没有这么被动过啊”。

“难道是来德国太紧张,怯场”?

毕竟这帮孩子此前最远也就去过北京比赛,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出国。

“跑起来,跑起来”,冯东喊。

冯东的喊声很大,王空听的一清二楚,“切,还跑起来,这样的战术,就算是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都教授来,都歇菜”。

“主将无能,累死三军啊”,王空说。

“我说你能不能有点正能量”,周盾说。

王空吐吐舌头,示意我不说了。

话音刚落,孩子们又丢球了,看着孩子们被打蔫的样子,李乔等人感觉特别心疼。

但场上也不完全是王空说的那样悲观,李乔也看到些闪光点,比如中国队的11号,每次丢了球就拼命一般的上抢,这样一两次之后,对方的球员也被他搞的很狼狈。

“这些孩子确实很优秀,只不过……”,周盾没有说下去,因为他想到刚才自己教训王空的那番话。

“呵呵,队长,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挫折未必不是好事”。

周盾点点头,表示认可李乔的话。

好在上半场最后阶段,对方留力了,估计也是主教练暗示的,既然是友谊赛,不要把对方打花了,否则面子上也过不去。

最后20分钟比赛结束的时候,双方打成0比3,中国队落后,球员们一个个低着头走下球场,有些人好像就快哭出来的样子,上半场是他们踢球以来最狼狈的20分钟了,对于这些朴实的山里孩子来说,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

冯东教练安慰这些孩子们,“没事,一定是时差没有倒过来,我们在国内从来不会这样的”。

“李乔哥哥”,

随着孩子的叫声,冯东转过身看见李乔等人。

“冯教练,我们的要求也许有点不合理,请问下半场能不能让我们代替你客串半场主教练”。

冯东一听,心想:“当然可以啊”。

但他为了给自己留点面子,还假装问了一下孩子们,不用问,孩子们一个个当然是举双手同意。

“好,那冯教练,你去把战术板拿过来”,

“啊”?冯东心想我这就成你们的助理了?

*****

主讲是李乔,其他两个人陪衬,李乔很喜欢那个11号,“你叫什么”?

“陈慕然”,

“好,其他人我不一定记得住,那么我叫你们球衣的号码吧,行吗”?

“好的”。

“11号,9号,8号,你们三个速度很快,下半场球队的进攻就教给你们了”,

李乔不准备长篇大论,毕竟是业余比赛,稍微传授一点战术思想就足够了。

“要求是,你们三个其中无论是哪一个拿球,另外两个围绕着他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陈慕然问:“那怎么可能”?

“呵呵,放心,你试了之


状态提示:第470章 山里来的孩子(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