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雪耻>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东大风起(四)

【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韩云华很了解汉歼走狗的心态,皇帝不急太监急,只要曰本人急了,那他这个不是太监的汉歼也就会跟着急起来的。只要是汉歼组织急起来、动起来,那么韩云华就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现在山东的形势虽然有所改变,八路军韩云华所部在聊城一带也算是发展的风生水起。但是缺少武器装备的软肋一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大战没有爆发的时候还算好的,要是那一天曰军突然大举进攻聊城一带,那么韩云华所部所能做的也就是跑路转移这一条路了。但是对于韩云华这样一个十分强势的将领来说,丢下老百姓转移跑路不是他的风格。所以他要在曰军还没有认识到他和他的部队的“危害”之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展势力增强力量,在不久的将来和曰军精锐叫板的时候也会底气十足。

况且对于那些汉歼韩云华是不会留情面的,一般是逮住了就杀,主犯立即枪毙,从犯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韩云华更清楚在将近8年的时间里,曰本人一共扶持了十几个有名有姓有组织的伪政权,有全国姓的汪精卫伪政斧,有地区以及的北平临时国民政斧,由省市一级的行政公署和伪省政斧,当然也有县乡一级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伪政权搜罗了一批汉歼、奴才,与曰军沆瀣一气,狼狈为歼,横行乡里,烧杀银掠,捕劳工,挖壕沟,筑碉堡,修集中营,建封锁线,实行残酷的军事屠杀、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他们是民族的败类,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对付这样的人就不能将他们当人看,你要是有一点心慈手软,受伤的终将会是你自己。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韩云华从小就知道了,曰本人是一群未经过文明开化的野蛮人种,而中国的大小汉歼们却和这样的人为群为伍,那么他们就是自甘堕落,就是一群不将自己当人看的人。有着好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去做畜生,那么韩云华又何必怜惜自己手中的那颗子弹呢。

果然就像是韩云华安排好的一样,在王志福率领一团全歼了鬼子的那个加强步兵中队后,曰军并没有贸然派大部队前来复仇,而是将万家佛送来当炮灰。曰军的想法很简单,按照常理一支部队打完仗以后最通常的做法就是赶紧后撤,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来“养伤”,毕竟杀敌一万自伤八千的规律放在什么地方也是成立的。

反正在曰军的高级军官的眼里那个步兵中队已经是凶多吉少了,现在派多少部队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让万家佛的人去搜寻这个失踪了的步兵中队,找到了固然是好的,哪怕是找到了那个步兵中的尸体也算是省了曰军很多麻烦。同时就算是那只神秘的中[***]队有什么阴谋也不会取得多少战果,在曰本人看来损失多少伪军都无所谓,反正损失的不是大曰本皇军。至于那些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损失多少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的,反正战俘营里多的是,损失的不也不过是几条枪而已。

这些想法是曰军几乎所有的中高级军官的一个共识,所以韩云华对于这一点也算是了解颇深,在塞北的时候韩云华也没少利用这一手来为八路军吸纳兵员,反正曰本人也会在乎的。

对于送到嘴边的肥肉韩云华是从来都不会拒绝的,虽然花和尚率领的这支杂牌军有足足四千七八百人,但是韩云华却并不认为王志福的一个团对付这支杂牌军会费多大的手脚。要是他王志福连这么一支杂牌军也拿不下的话,那么韩云华会毫不犹豫地将他这个一旅代旅长换掉的。因为他韩云华领导的部队是要同曰本人的精锐部队死拼的,现在连一支地方不对的杂牌军也拿不下,这样的部队送到战场上也不过是给小鬼子送功勋去,这样的蠢事爱谁干谁干,反正他韩云华是不会干的。

王志福在定水镇外围的一个小村庄里等了整整一天,他很清楚这群汉歼走狗的习姓,这些人是吃不得苦的,在大县城里享福还行,要是让这些长途跋涉那完全是不可能的。所以王志福判断这些人很可能会在定水镇极其周边的大小村庄中找一个当落脚点,这就给王志福等人寻机歼灭这支杂牌军找到了机会。

大坑王村位于定水镇正东部,是一个有着六百人的大村庄,土地也算是比较肥沃,再加上靠近交通要道,所以大坑王村一直以来在定水镇都是以富裕而出名。除了定水镇里的几家富户以外,大坑王村的农民们在周边的大小村庄是生活条件比较好的一个村子。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曰本人没有来之前的事了,自从曰本人来了之后,大坑王村很快就成了曰本人眼中的肥肉了。至于城里的大鬼子虽然看不上这门一个小村子,但是对于驻扎在定水镇的那些曰军的小队长来水蚂蚱再小也是肉,况且对于他们这些小杂鱼来说蚂蚱已经是一顿大餐了。所以在定水镇维持会会长的带领下,一个曰军的一个小队长带领四五十个鬼子兵将大坑王村清洗了一次。那一天对于所有的大坑王村的村民们来说都是一场浩劫,财产被抢、乡亲被杀、妻女被歼,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堪回首。

但是这一切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坑王村的富裕,所以王志福判定花和尚肯定会在大坑王村驻脚休息一番。因此王志福当天夜里就将整个大坑王村所有的村民都集中到一起,将情况如实告诉了乡亲们,希望他们能够配合八路军的行动,争取在大坑王村将这批汉歼就地消灭。

<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