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大唐仙魔传>第649章 方圆之规矩

第649章 方圆之规矩《孟子》云:规矩方圆之至也。..先贤又说,规者,正圆之器也。

李道玄此时站在佛洞中,看着萧眉织为这些藏了十多年的弟子立下的石碑,上写着:“圆曰规,方曰矩,取方圆之道,便可知规矩之奥妙。”

一方一圆绘在石碑上,李道玄竟看得有些沉迷,在洛阳的眉间寺里,他曾手画方圆,从中悟道。但比起萧眉织所写下的这句话,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所谓规矩,此时在李道玄的心里,便是那规则之意。

圣地这次进攻西域,便是运用了天地之规则,让李道玄的西域大军和神识修为毫无用武之地。萧眉织所写下的这句话,正是说出了修士之上的更外一层境界。谁掌握了那方圆之规,便可无往而不利。

李道玄明白了昔日萧眉织收这些弟子的想法,那是未雨绸缪,对抗圣地和冥界的一招先手。

可以说,对于圣地和冥界,其力量法则的理解,萧眉织是高于自己的。

感慨如此之多,李道玄却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将以僧一行为首的灵童们安抚下来。他也不隐瞒,将萧眉织离开的事情告诉了这些弟子。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待知道面前的男子便是李道玄后,僧一行却是松了一口气,师父最后一次来的时候曾说过,若有非出佛洞不可的时候,便可以去楼兰寻李道玄以为安身之地。

见他们敌意已去,李道玄便问起了这次他们制作鸱鱼的缘故。

僧童一行便解说了一番,原来这次西域被黑云笼罩,已有不少日子,僧一行等灵童虽然在佛洞之中,却还是通过洞中温热干湿之变化感受到了异常。

这群灵童终究是没有敢走出佛洞,却通过凿开一孔,看到了西域的形势。

那一行童子说到这里更是气定神闲:“昔年师父留下的经中曾说过,若云布高空,便有雷云之像,那是天灾之一,吾等在洞中无事可做,便忍不住做起了这可以避雷的鸱鱼。”

李道玄听到这里,急忙讨要萧眉织留下的经。

不多时僧一行珍重的捧了出来,那是数十张熟悉的纸页,李道玄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这些萧眉织留下的纸页,赫然正是娘亲留给自己的那本《与儿书》中的残页。

他曾看过娘亲留下的与儿书,也曾猜测萧眉织从中动了手脚,没想到她真的是撕下了这么多关键的纸页。

此时僧一行从中选出一张,指着上面的字迹说道:“我们便是以此做出的鸱鱼。”

李道玄低头慢慢读着,上面正是叶倾城的笔迹,却写着:“承玄二年,天云出自北方,有雷声隆隆,昨日甘露殿被击,夫君忧心忡忡。吾想那后世之时的避雷之法……”

娘亲写到这里,笔锋已是一转:“……只叹此时非彼时,徒有妙法,但无材料可寻,更无工匠为之,唯群书中鸱鱼之法,精心改造,当可为之……”

字写到这里,下面还津津有味的绘出了鳐鱼的改进之法,李道玄在亲切中露出笑意,娘亲看起来留下这一笔只当作一件小事,没想到冥冥之中,却在这个时候帮了自己的大忙。

他再难忍住,将手中所有的书页都看了一遍,书页并不少,密密麻麻数十万言,多是叶倾城记述的和承玄皇帝在一起的小事,但每件小事之后,都带着一种难以掩盖的智慧和从容。

李道玄微微一笑,只觉心中温暖,猛然翻开一页,便看到一篇记述叶倾城随承玄去雷州行雨的趣事。

那是承玄元年,陛下刚刚登基,仙流修士还未完全收服,有一次雷州大旱,当时有能力行云布雨的大修士却是袖手旁观。

承玄皇帝一怒之下便带着心爱的女子亲身赶往雷州求雨,皇帝是没有修为的,求雨自然没有成功。

叶倾城却在这个关键时候出手,以身边几个修为一般的修士之力,在雷州凝聚云层,并成功炼制出一种名‘干冰’的求雨丹,在雷州降下暴雨,解了当时的旱情。

似乎是自己的小习惯,叶倾城还津津有味的在这篇日记上写下了干冰炼制之法。

李道玄看到这里猛然想到了昔日改造西域时,自己也曾行云布雨,不过那时候靠的是高山上的水灵之力,而且耗费大量神识,也只能凝聚一部分雨水。

比之自己当初的法子,娘亲留下的这神妙的干冰炼制之法似乎更能驱逐西域上空的黑云。

这真是智者之力,等李道玄匆匆带着这些灵童赶回楼兰城的时候,整个西域大地都被大火包围。

黑云密布的这些日子里,本来是西域引以为傲的绿洲之木,全部因为干燥变成了相当于木柴的存在,这场雷击之后,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域的绿木疯狂的燃烧起来。

火焰之中,本来就让人压抑的气息都有些窒息了,楼兰城在一片滚滚烟雾中几乎看不清样子。

李道玄将灵童送到了道府之内,其余之人也都退入了道府,如今组成楼兰核心的四大道府还是安然无恙,算是西域人最后一层保护,虫族早已藏了起来。

李道玄再将方才看到的布雨之法想了一遍,便缓缓的合起了双手。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细致的操纵神识之力,往日只需将神识之力击打出去,或者直接运转元素转换就是了。

如此细致的以神识之力吸收着四周灼热的气息,按照娘亲炼制神奇的‘干冰之法,渐渐的他手中就多了一层细密的白色沙尘。

雪白色的沙尘,却带着如冰魄一般的


状态提示:第649章 方圆之规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