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明舰队>第一百六十五章 进攻泉州
查穆喀纳大怒,要把抓住的这些老人全部杀了,岳乐却制止了他:“他们也是我大清子民,更何况这些老人杀了也没用,放了他们吧。”

反正这些老人回去也活不了多久,岳乐想要给自己赚一个爱民如子的美名。

岳乐是康熙朝真正有能力的一员大将,只是在初期他的才能一直被鳌拜压制,才没有发挥出作用。到了后来,康熙又对岳乐有猜忌,还找借口剥夺了他的兵权。

千里之外的泉州,明军正在猛烈进攻泉州城。

琼州军的重炮架起来,对准城墙猛烈轰击,打得清军的大炮都不敢架上城头。压制住了清军火力之后,明军辅兵向前推进,进行土木作业,修建炮台,挖掘壕沟。还有大批辅兵在后面山林里面砍伐木头,打造攻城工具。

泉州也算是一座比较坚固的大城了,拥有五丈高的城墙,城周长三十里!拥有临漳门、泉山门、朝天门、通津门、仁风门、通淮门、德济门、义成门等七座城门和一座水门,这是当年福建最大的城市。毕竟泉州在唐宋时期异常繁荣,直到明朝开始的海禁,才让泉州逐渐衰弱,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泉州还是一座大城。

周长三十里,已经是当年非常大的城池了,北京城墙周长不过四十八里,西安四十里,那是大型都城。而泉州不过区区一座府城,周长三十里,当年能超过泉州的城还真不多。

若不是李率泰为了能够尽快得到广东清军支援,不敢离开总督衙门所在的漳州城,清军应该在泉州同明军决战,而不是选择漳州。

既然清军选择了在漳州决战,那么在泉州的清军兵力就显得有些不足。

刘象震手头有两千多绿营兵和五千多民壮,而且泉州城内人口众多,他还能再从中招募五千到六千民壮供清军守城所用。

明军用了整整七天的时间,才在这座大城外面布置好了攻城阵地,架起了数百门大小火炮,对准泉州城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城头清军大炮已经都撤下去了,清军炮手根本就不敢在城头架炮对轰。曾经有清军炮手连夜把大炮拉上城头,架起对明军阵地发射出炮弹,结果马上招来猛烈的火力报复,架在城头的大炮被炮弹击中,砸得七零八落。

明军集中猛烈的火力轰击,打得城头连清军的立足之地都没有。

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向了城门上的箭楼,实心炮弹不断钻入箭楼内,惨遭炮击的箭楼冒出滚滚烟尘,最终承受不住炮弹轰击,化为一片废墟。

重炮炮弹轰击城门,城门被打得千疮百孔,若不是城门后面有大量沙袋堵住门,恐怕城门早就被轰开。

“大人!贼人的炮火实在凶猛!站在城头的弟兄们损失惨重。”有清兵向刘象震禀报。

“哎!李大人啊!朝廷王师应该在泉州同贼人决战啊!”刘象震仰天长叹。

就在这时候,有人大喊:“明狗开始攻城了!”

城外,明军辅兵推着一辆辆盾车,向城墙方向缓缓推进。

“全部登城!拦住海寇!后退者斩!”刘象震大喊。

明军辅兵推着盾车缓缓前进,即将抵达城下护城河的时候,城墙下面的鹿砦、木桩等障碍物挡住了盾车的去路。

“等明狗离开盾车去砍木桩的时候,就开铳射箭!”刘象震下了命令。

但是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明军辅兵并没有离开盾车去前面破坏障碍物,而是直接把车上的沙袋往木桩和鹿砦中间丢下去!

丢下沙袋的盾车立即后退,撤回明军大营继续去运输沙袋。后面的盾车又推进上来,把一袋袋沙袋丢到障碍物之中。不一会儿,沙袋就堆高了,逐渐形成了两尺高的土堆,把木桩和鹿砦等障碍物掩埋到土堆下面。

城内清军对此束手无措,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破坏城外的障碍物。

能摧毁盾车的,只有投石机和大炮等重武器。投石机那种老式武器就不用考虑了,清军的大炮都无法上城头啊,上来就被明军大炮摧毁。

按照琼州军的炮兵操典中所说,炮兵在战争中首先要对付的是对方的炮兵。只有解决了对方炮兵威胁之后,炮兵的任务才是攻城,击破工事,杀伤对手步兵……因为对炮兵威胁最大的是对方的大炮。

王新宇又是最注重炮兵,他的琼州军火炮比例是当年所有军队中火炮比例最高的陆军,琼州军拥有各种野战炮、重炮、臼炮、榴弹炮,还有火厢车等武器。可以说只要没有对手炮兵的威胁,就算是骑兵都很难冲破几百门大炮和几十辆火厢车组成的火力拦截。清军的步兵在如此强大的炮火面前更是送死的炮灰。

琼州军对火炮的重视远超过火枪,步兵当中还有大部分是冷兵器的步兵,炮兵的比例却占了战兵的五分之一。

正是因为炮火的压制,使得清军守城的大炮无法发挥作用,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破坏城外的障碍物。

泉州城外护城河前面设置的木桩和鹿砦等障碍物高两尺,用来阻拦各种攻城武器前进。若是明军派遣辅兵,使用斧头劈砍,用铁铲挖掘来破坏障碍物的话,那么明军辅兵在城头清军的火力打击之下,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才能清理障碍物。采取了盾车直接运输沙袋来填高的办法破坏障碍物,就减少了辅兵伤亡。

明军辅兵用了两天时间,填平了城外的障碍物。从第三天开始,辅兵们推着盾车,开始填埋城下的护城河。这时候,清军城头的弓箭手和鸟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五章 进攻泉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