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阿斗>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三十五章 辩胡僧(上)
说道:“这件事情,咱们不用去跟陛下提,陛下也已经答应下来了。”

……

未央宫。

诸葛亮和庞统二人站在阿斗面前,诸葛亮仍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而庞统脸上则是隐隐挂着坏笑。

“陛下,我二人皆以为,这九品与六部,可行!”诸葛亮开口说道。

阿斗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丝喜色,之前阿斗最担心的便是诸葛亮和庞统的不会支持。如今两人都表示同意,这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只是陛下,臣担心,朝中大臣会有所反对。”诸葛亮下一句话无疑是泼了一大盆冷水。

没等阿斗开口。诸葛亮接着说道:“所以臣等二人商量了许久,总算是想到了一个对策。”

“是何对策?”阿斗急忙问道。

“借势!”

“借势?”阿斗听了以后一头雾水。

“是借势,前日大将军曾经来到臣这里,让臣算定一良辰吉日,为陛下大婚。臣所说的这个借势。便是借陛下大婚之势,宣布改九品六部!”诸葛亮开口说道。

阿斗恍然大悟。

古人注重礼节,而一般情况下,皇家的喜事,都要大赦天下,举国同庆。这喜事包括着皇帝的寿辰、太后的寿辰、另外就是皇帝的婚事了。

皇后是一国之母,册封皇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若是之前的皇帝并没有立后,还是光棍一个的话,这大婚的隆重程度。就更不用说了。

根据古例,这时候除了那些犯了谋反等十恶不赦的重罪的人之外,其他的犯人都会被赦免罪行,有时候,某些地方甚至会开仓放粮,以示庆祝。而大臣们也都知道,在这种时候,绝对是不能提一些不和谐的东西的,这也算是官场上的一种潜规则,同时也是一种礼数。就算是御史想弹劾一些犯了事的官员。也会在皇帝大婚之后才进行。哪怕是最古板的老学究,也不会在这个喜庆的时候讨不自在。

所以如果是借着阿斗大婚的时候,宣布改革九品六部,即便是有人想反对。也不能出来反对。这样不合乎礼数。

“好计!”阿斗轻呼一声,而后马上又苦笑起来。此时阿斗终于体会到了那句话:身在帝王家,身不由己。

阿斗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不了主,这阿斗早已进有所准备了。阿斗始终觉得,反正上辈子没结过婚还差点当道士。这一辈子能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已经算是赚到了的。但是阿斗却从来没想过,这婚礼,也会沦为计谋实施的媒介物。

旁边庞统仿佛察觉到了阿斗的异状,庞统微微向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当以国事为重!”

一国之君,国事为重?阿斗自嘲的笑了笑,而后开口说道:“太傅,朕只是偶有所感罢了,朕知道,该怎么办。”

……

长街两旁,一个个小贩正蹲在那里,他们有的北靠着推车,有的扶着手中的扁担,而在他们身前,摆放着都是要出售的货物。

长安城的大街已经算是大汉朝比较宽阔的了,但是被这些小贩一围拢,也显得拥挤起来。秋末冬初的日子,天气本来就比较的干燥,街上也满是尘土,行人走过,常有轻微的飞尘扬起,但是这些小贩仿佛是早已经习惯了这些,丝毫没有在意。

张嶷紧跟在阿斗身后,眼睛警惕的望着四周,而前面的阿斗却闲庭信步的向前走着,时不时的会查看查看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秋收时节已过,正是农闲时节,但是这些勤劳的百姓们并没有闲着,一些会手艺的已经做好了一些小手工制品,来到长安城中贩卖,而不会手艺的,只要是有把子力气也都跑到城中,看一看有没有可以赚钱的机会。所以如今的长安城,人要比春夏时节多了不少。

阿斗很随意的来到一处小摊前,看了看那小摊上摆着的正是一双双的草鞋。阿斗拿出其中的一双草鞋,脑中却不由得想起了刘备。

“走,快去看看,那胡僧又要讲经了。”一个文士打扮的开口说道。

“那有什么好看的,那胡僧说的,我又听不懂。”旁边一个略胖的文士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告诉你,正是因为听不懂才要去听。”另一人说着,凑到胖文士耳边小声说道:“其实我也听不懂,那些去听胡僧讲经的,有几个是能听的懂得!”

“听不懂,还为什么去听?”胖文士接着问道。

“哼,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别人都听不懂,就你能听懂。不是显得你博学多才么?所以去听那胡僧讲经的人,就是听不懂,也要装作能听懂,如此方能显得高人一等!”

这文士说话的声音非常小。仅仅能让那胖文士听到,加上这路上声音嘈杂,没有人注意到文士的话,但是阿斗耳力果然,自然听的是一清二楚。

“呵呵……”阿斗微微一笑。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南郭先生,没想到如今刚出门,就让自己遇到两个。

想到这里,阿斗走上前去,开口说道:“两位兄台,敢问你们刚才说的,胡僧是怎么一回事?”

那略瘦一些文士听到有人问,马上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摆出道学的姿态,开口说道:“这胡僧便是胡人那里来的僧人。每十日都会开坛讲经。最近一段时间,有从天竺国来了一个老胡僧,名叫赖信觉罗,我们便是要去听他讲经。”

“爱新觉罗?”阿斗猛的下了一条。

“不是爱新觉罗,是赖信觉罗!”


状态提示: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三十五章 辩胡僧(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