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晚清之乱臣贼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险苗头
力一起崩溃,伤亡虽然不算太多,军心和士气却遭到了严重打击,甚至就连托明阿本人也没了能继续守住许州重镇的信心。

结束了这番苦战过后,过于疲惫的吴军在洧川休整了四天才重新南下许州。而再次回到许州战场时,湘军将士当然已经鸟枪换炮,火绳枪全部换装成了在中国战场上还比较先进的前装燧发枪,一个营还装备上了俄国军队中目前最先进的里治步枪,整体装备对许州清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顺便介绍一句,因为过于笨重巨大,俄国援助给满清朝廷的火炮并没有被送来河南前线,而是被运到了大沽口炮台安装,用来防范已经有可能从海路北上的太平军,所以曾国荃军并没能缴获俄国火炮。

不过这也足够了,光是看到吴军将士拿着俄国武器在许州城下扬威耀武,心胆具裂的托明阿和沈葆桢就已经没有了再打下去的勇气,早早就下定决心只等吴军一发起攻城,马上就弃城逃命。而许州知州陈肇镛更是暗中派人秘密联络曾国荃,表示愿意投降,更表示只要一有机会,自己马上就打开城门迎接吴军入城。

局面到了这一步,曾国荃距离完成吴超越交代的作战任务实际上已经只剩下了时间问题,同时又因为之前在襄城缴获了大批军粮的缘故,粮草和弹药目前都十分充足的曾国荃便也没有急着立即发起攻城,选择了一边让军队熟悉俄国武器,一边招降周边县城,打算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该准备的准备充足了,然后再发起攻城。

意外也就出现在了这个期间,正当新湘军磨刀霍霍准备打许州的时候,一支数量超过两万余人的捻军队伍却乘着许州清军连遭重创的机会,突然从陈州府流窜进了许州境内。为首的捻军总黄旗大旗主李昭寿还主动派人与曾国荃取得了联系,表示愿意帮助攻打许州诸城…………

“曾将军请放心,我们李大旗绝对没有任何想占贵军便宜的意思,攻城之时,我军不但愿意出动贵军一倍的兵力参与攻城,还可以让参与攻城的军队接受你的指挥。这么做我们虽然有些吃亏,但是为了表示与贵军携手合作的诚意,我们李大旗愿意如此。”

还别说,刚开始李昭寿派来的捻军使者还真有些说动曾国荃,不但让曾国荃打起了用捻军当炮灰的主意,甚至还打起了收编李昭寿部的主意。可是当曾国荃问起李昭寿这么做有什么条件时,捻军使者却这么答道:“回曾将军,我们李大旗也要得不多,不管攻下那一座许州的城池,我们只要城里四成的钱粮武器和女人。”

李昭寿找错了合作对象,虽然他开出的价码可以讨价还价,然而以曾国荃为首的湘军老人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所以还没等脸色立即阴沉的曾国荃拒绝,在场其他的湘军老人就已经纷纷怒吼了起来,“四成?你们想得美!就你们那些破枪破人马,也敢从我们手里分成的钱粮?!”

没想到湘军众将的反应会这么激烈,还把话说得这么难听,捻军使者傻眼之余也只好主动让步,说道:“曾将军,如果你们觉得四成太高的话,如何分钱分粮还可以商量,我们可以只要三成。”

“一成都不行!许州的乱党军队早就被我们打得元气大伤了,想拿下许州城池对我们来说就一句话的问题,这时候跑来拣便宜,想得美!用不着你们帮,许州的城池我们自己打!”

朱洪章的叫嚷获得了湘军众将的一致赞同,都认为不必让捻军帮忙——事实也正是如此。而曾国荃一是性格使然,二是不能犯众怒,便也对捻军使者说了明白话,道:“回去告诉李昭寿,我们对和他联手攻城没什么兴趣,打许州我们也用不着他帮忙。他如果愿意为吴大帅效力,可以带着队伍过来接受我们的整编,加入我们讨逆军共讨京城乱党,他如果没兴趣就算了。”

打发走了捻军使者之后,曾国荃开始还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可曾国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昭寿所部的捻军竟然不肯罢休,还自行向许州境内清军力量最为薄弱的临颖县城发起了进攻。结果之前还对是否投降吴军犹豫再三的临颖知县章炳焘别无选择,只能是两害取其轻,马上派人向曾国荃递交了降表,请求曾国荃出兵救援,以免军纪远比吴军败坏的捻军攻破县城,给临颖百姓带去灭顶之灾。

章炳焘的求援找对了人,虽然明知道接受临颖投降会导致吴军和捻军生出矛盾,甚至导致发生武力冲突,然而宁死不吃亏的曾国荃却只考虑了不到十分钟,就决定钻吴超越与杨秀清同盟条约的空子,立即分出了一支军队南下去接管向吴军投降的临颖城,并要求名誉上臣服于太平天国的捻军遵循谁手快归谁的盟约,立即退兵停止攻打临颖。

吴军与捻军之间的武力冲突因此开始战端,本来就对曾国荃拒绝联手一事万分不满的李昭寿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不但断然拒绝曾国荃的要求,还分兵拦住了去接管临颖的吴军刘连捷部,反过来要求刘连捷退兵,否则就要和吴军开打。三言两语不对付间,吴军还真的和捻军在临颖县北郊干了起来。

火并的结果当然是刚刚换装了燧发枪的吴军获胜,轻松打跑了拿着几支破枪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李昭寿乌合之众,也顺利进城接管了主动投降的临颖县城。然而暴跳如雷的李昭寿却仍然不肯罢休,又向临颖城发起了两次强攻,末了虽然两次都被吴军打退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险苗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