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南明副榜举人>第297章 后勤保障

这次率部回川修整,除了将主要精力放在分级学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驿道管道建设方面。

正如现代社会非常依赖高速公路、铁路一样,在古代行军打仗也颇为依靠水运,依靠驿道。

别的不说单论张献忠入川进军路线,北撤路线,满清入川路线基本上都与驿道相吻合。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为了解决粮食运输问题,经过数年发展,义勇军逐步形成自己的后勤保障体系,那就是依赖水军实力,远距离依靠船只运粮,百里内主要依靠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四轮马车运输。

由于后勤体系改革,义勇军战斗人员占总人数比基本上达到7成,如此不但军中人数大量锐减,而且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强掳劳力,减少对后方生产的影响。

如此在战争间隙,杨轩决定疏通几条主要驿道,保证辖区货物人员自有流动。

在大明朝驿道基本上达到现在所说的四级公路水平(县、乡(镇)村等的支线公路),按照国家标准,四级公路路面在平原地区行车道宽度3.5。

考察古代驿道,不论是梅关古道还是其他古道,其路面宽度都达到3.5-4米宽度,达到或接近四级公路标准。

为了方面行军,驿道道路多通过打夯,或者铺上石板方便行军,完全可以承载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四轮马车双向行走。

这几年闹姚黄,闹流寇,闹鞑子虽然道路损坏甚多,但根基还在,趁着夏天农闲时节杨轩征集地方民壮重修驿道,以方便行车。

道路问题解决之后,最大困扰就是马匹问题,四(川)不产马匹,经过数年发展,义勇军虽然扩大到数万人,但骑兵也不过一个骑兵旅,战马不过两千匹。

西南丘陵、山川地形较多,限制骑兵发展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战马紧缺,在完成骑兵旅整编之后,各团的骑兵大队常常不满编,最主要原因就是战马奇缺。

为了获得战马,杨轩也尝试着进行茶马贸易,但四(川)两条茶马贸易通道过去都掌握在别人之手,

马匹主要通过茶马古道从西藏、甘肃等地购得。而川南的雅州,川北的龙安府都是中国最有名的茶马古道中转站。

这天龙安府知府江鼎镇、雅州知州刘道贞从地方赶来,谈起茶马贸易方才了解道全国共有三条茶马古道,一条是陕甘古道,从陕西到西北。

另一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以打箭炉(即今天康定)为中心,经过雅州将川陕茶叶运输到打箭炉,然后在当地换取中原地区所需要的马匹。

第三条道路就是滇藏茶马古道,将云南茶叶运输到西藏。

但现在茶马古道不通,地方上纷纷传言皇太极在征讨蒙古林丹汗之后,蒙古人相继内附,如今的打箭炉的明正土司阿旺坚好像已经接受了满清的敕印,现在既是明朝的官,又是蛮清的臣,不像过去那样对大明言听计从。

除此之外就是马匹价格,在太平时期上好马匹也不过十两银子一匹,但现在已经涨到四十两银子,而且还有价无市。

听大家唉声叹息的,杨轩颇为恼火,古代封建王朝为了防止大臣拥兵自重,为了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大,完全施行官员异地委派制度,对地方完全两眼一抹黑,根本不明白情况。

除此之外,过去施行地方自治,在县以下根本没有任何官府组织,对地方掌控力度甚差。

再看看所谓的茶马贸易,一年下来官府收上来的税赋也不过几百两银子,其收入完全不如一些人贪污所得。

虽然打仗组建骑兵需要马匹,运输粮草需要马匹拖拽,积重难返,面对茶马贸易控制权牢牢掌握在以阿旺坚为首的蒙古土司手里,杨轩暂时还无能为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杨轩要刘道贞、江鼎镇在当地继续建立乡公所,清丈土地,清理户口,征收商赋等政策,以加强官府对地方的控制。

在雅州、龙安府建立茶马局,以全盘统筹对茶马贸易进行管控。

恢复明朝茶马贸易政策,对所有从事茶马贸易的商人进行特许经营,规定经营者资质条件,只有获得相关资质条件的方可进行茶马贸易经营。

对过往茶叶、马匹征收关赋与特别税赋。

在加强上述措施之后,伺机兵进康定,完全掌控茶马贸易,而不是如同现代这样只是被动参与相关茶马贸易而已。

…..

观点一经提出本来以为大家会反对的,虽然大家有这样担心那样怀疑的,但总体上都支持,究其原因是面对鞑子入寇中原各路兵马战马短缺。

杨轩知道急也没有用,现在自己只是控制了一条半茶马古道,另外一条半在鞑子手中,在孙可望手中,只有在控制茶马贸易主要通道之后,才可能采取断然措施。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马匹短少而杨轩只想做茶马贸易的时候,以明正土司丹怎扎克巴则一心想要控制茶马贸易。

正如刘道贞的书札所说那样,重开茶马互市之后,明正土司丹怎扎克巴以中原地区战争唯有,过去良马上等者每匹折茶250斤,中等者220斤,下等者200斤,现在居然要千斤茶叶不止。

虽然价格有波动,但马价提高千倍不止还是让人接受不了。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明正土司的动向,有传言早在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明正土司等就派人到沈阳向皇太极请求内附。

看着一路飙升的马价,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如同现代陆军的坦克


状态提示:第297章 后勤保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