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江湖掌门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庆王叛乱
石油已经有了药物用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石油“主治小儿惊风,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箭伤”。

华夏钻凿井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技术,也是世界最早。秦代就开始凿井取天然气煮盐,明代,石油开采技术逐渐流传到国外。

常威手下那位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就石油开采技术、最新工艺、用法用途做了最全面的总结,是本时代仅有的一部化学工艺百科全书。

问过流民,很多人都知道石油,并说延长县洧水河、南迎河常年有石油流出,当地人都用桶装回去做燃料;另外府谷县就有几十座煤矿。

常威当即带人南下府谷,只走了二十里,距离府谷县城还远就遇到两处煤矿,这叫做庙沟和石崖的地方,几十亩大小的地面上,全是黑亮的大块优质煤,看样子地层下和附近黄土覆盖下还有煤炭。

常威疑惑的问了一句:“这么好的煤,你们为什么不采了换粮食?”

王嘉胤哭笑不得的回他:“府谷煤矿基本上是折家的,我们起事杀了人之后,这里才变成无主之地,以前,府谷县八千人口,至少六千人都是给折家扛活的。”

府谷折家从唐末就是军阀,宋朝出了许多将军,素来是府谷第一望族,不过,现在已经被王嘉胤的手下杀光了。这倒给常威省了事,不用买卖,不用费口舌,直接派兵接管就是,反正连府谷县城都被他们破了,在朝廷恢复秩序,派出官员之前,这里就是无主地,常威说了算。

常威又道:“你们还有粮食没?我的兵只带了半个月干粮。”

王嘉胤说他们在附近山谷里藏了十天的粮,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跨过黄河去逃命的原因。

有十天的粮就好办,当下常威开始分派任务,从石崖、庙沟开始,八万人就地挖土,用常威教给他们的制胚法,弄出砖瓦胚子,就地采煤烧成一堆堆小山般的砖瓦。

然后,又在泥瓦匠的带领下,在附近山丘上找到粘土、石灰,烧成水泥,用来砌墙建造房屋,常威也没闲着,先从榆林征调了十天的口粮,安定一下人心。

八天后,马远、常离带着的一大堆书信、谕令、圣旨赶了回来。常威先挑最重要的内阁谕令,一看心中惊怒交加,要不是神魂强大、定力过人,肯定会在王嘉胤面前露出马脚造成大乱子。

“这他妈是什么垃圾朝廷?都是一群什么烂官?大明朝真该就此灭亡才对!”

内阁的谕令上说:这群流贼违反朝廷法度,杀官造反,屠杀士绅,朝廷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就不错了,还想要赈济粮?况且,今年顺天府、河南省、甚至是南直隶、浙江等江南地区,都遭受了严重旱灾,常威从三大藩王那里弄来的粮食,要优先赈济那些地区。

陕西民乱地区只给五万石粮,五万两银子,加在一起也就是十万石的样子,就够吃半年的,至于半年之后怎么办?朝廷没说,反倒斥责常威不识大体,乱开价码,被流贼骗了。

还有人为陕西总督武之望自杀的事情弹劾常威,因为,人是他举荐的。好在,武之望没有丢城失地,也没有畏战逃窜,这个罪名不算大,接任陕西总督的是韩城知府杨鹤。

好消息是:皇帝给常威升了官,钦差巡抚陕西地方署理军务提督流民,名字很长实际上称为:陕西提督。权利比总督小,比巡抚大,还管军务,权限较大行动自由,主要任务是安抚手下这八万流民,外加老差事--削藩。

另外,机器局的所有资源也归常威调派,回京那两千锦衣卫已经从徐光启手上接收了三台蒸汽机,并其余机器正在运来的路上。

皇帝从府库里调拨了三百万两白银给常威,作为先期费用。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此番常威从周王府搜刮了一千三百万两给皇帝,拨出个零头不算什么难事。

把任命自己为提督官和三百万两白银拨款的圣旨给王嘉胤他们一一宣读、讲解,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久久不息的热烈欢呼声,这下人心才真正安稳下来。

此外,私信中皇帝对内阁非常不满,已经在着手将黄立极、顾秉谦这两个庸才赶出内阁了,而那个天天哭穷讨银子的陈大道,皇帝也准备赶他去南京户部养老。常宽将会接成为大学士!

秦王朱存机和常凌进京得到了皇帝大力嘉奖,在常凌的强烈建议下,朱存机辞去王爵,皇帝改封他为溧阳侯,先在京城游玩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将去南京居住。

受此影响,藩王中最有贤名的蜀王也已上书,主动放弃王位和手中良田,在两大藩王带动下,已经有十几个小藩王也开始上书请辞了。

不和谐的是山西代王、晋王上书哭诉,说常威妖言乱国,违背祖制,动摇国本,虐待皇室,要求将常威斩首,以谢天下。

皇帝正高兴的时候,两人竟然如此不识时务,自然被严词呵斥,勒令他们早日上表请辞,否则,以违背国策论罪,削藩后不给额外待遇!

最大的好消息是:南洋舰队已经返航,不但带回了超过一千万两的利润,造好的三十艘马尼拉大帆船还带回了二十万石占城米,足够常威手下几万人,应付任何灾荒。

“妈的,这些鸟地方气候真好,随便丢点种子下去,一年三熟,以后有空干脆让舰队占了他的。”常威贪婪的想道。

三天后,六月初六,远航美洲的舰队就要出发了,这一次去的地方远,任务重要,因而,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七章 庆王叛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