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江湖掌门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斩首二千级
种战术出现,这种完美的战术队列可以将火力优势发挥到极致,可以打出暴雨般连绵不断的弹幕,只要有一个足够宽大的正面,长长的横列就能将敌方阵地完全覆盖,进行恐怖的弹幕射击。

滑膛枪和线膛枪两者射程的不同,是因为冶金和加工技术的进步。线膛枪的枪管钢材,加工精度比早期的滑膛枪要好的多。其口径、身管长、加工精度、装药量、弹重、枪身气密性更加完美。

线膛枪的药池瞬时火焰量大,点火孔比滑膛枪小,气密性更好;遂发枪用球形铅弹,射出后子弹无规律翻滚,精度差,线膛枪用锥形弹,射出后旋转稳定,精度高。

滑膛枪在九十米内距离上能够击中人形,一百五十米内,对步兵方阵或者骑兵等大目标有较好命中率,超过一百五十米,基本等于放空枪。当然,打不准不意味没有杀伤力,滑膛枪胡乱飞舞的流弹在二百米距离上仍能杀死敌人,不过这个敌人的运气要特别差才行。

总之,滑膛燧发枪的精度与使用者的经验和枪支本身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因为,枪弹出膛过程中会与枪管内壁呈点接触的磕碰,导致出膛的最后一点无法确定,枪弹出膛后呈不规则的左右偏差(方向偏差)或者上下偏差(距离偏差),同一支火枪打出的子弹都是这个效果,更别说不同的枪了。

而胡杨、廖顺、殷安这种神枪手,凭借对枪支的熟悉程度和自身经验瞄准,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这种天赋,因此,战场上个人经验起不到多大作用,团体齐射的弹幕才是决定性的,因而,需要很近的距离和宽大的正面队列。

一般的前装线膛枪在三百米内,能精准的射击人形,可以将战争距离扩展到二百米之外,在五百米内能够命中集团目标,神枪手和更好的线膛枪可以精准命中八百米内的敌人。

线膛枪虽然有着这样许多好处,但其线膛磨损很快,对于后勤保障的压力是巨大的,以现在的工业水平而言,根本不足以支撑这种枪支大规模作战。

因此,常威并不准备大规模装备线膛枪,因为,在这个时代,排队枪毙的燧发枪已经足够用了,线膛枪只会装备神枪手小队使用!

另外,线膛枪还需要配备新式子弹,因为线膛枪的子弹与枪管结合紧密,所以装弹麻烦,使用纸壳铅弹的话,需要用榔头捶打通条,才能把子弹装进枪管。

这种新式的子弹就是战争史上大名鼎鼎的米尼弹,它创造性的解决了前装线膛枪的装弹问题,射速大大提高。

米尼弹的锥形弹头直径略小于枪膛直径,这样装弹就很方便,直接丢下去用通条一捣就行。弹头的底部有个圆锥形的空洞,一个木塞堵住洞底,发射时燃气压迫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紧贴膛线,封闭住弹头和枪膛之间的空隙,使燃气无法外泄,又可以使弹头在膛线压迫下高速旋转。米尼弹解决了前装线膛枪装弹困难,滑膛枪射程、精度太低的问题。

在战争史上,配备米尼弹的线膛枪使步枪超过火炮,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从而让火炮退到队列后方,从决定性的主攻武器成为辅助性武器,线膛枪米尼弹对战争的影响远远超过飞机、坦克!

但米尼弹也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只能用很软的合金例如铅制造,这样弹头才易于膨胀。弹头软,击中目标后会马上变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同样为了快速膨胀弹头以闭锁枪膛,发射药只能使用快燃火药,而发射药的发展趋势是慢速燃烧,以便弹头能在枪膛内得到长时间的均匀加速,以提高初速。

在义勇营大家把这种子弹叫--定远弹!

鞑靼人在进山小道山打了三天,至少丢下了两千具尸体,但这时候火枪手们子弹不够了,高手们也杀的疲惫不堪,没有继续作战的能力了。

常威果断下令,退到二三十里外的镇远关,我退敌进,鞑靼骑士们沿着山道追到镇远关后,更大的噩梦到来了。镇远关扼守黄河与贺兰山黑山口,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上火炮、羽箭、滚木擂石、火绳枪齐齐发动,其后的七天时间里,鞑靼人根本无法威胁到镇远关安全,反而死伤超过三千人。

贺文烈很好奇,“这些鞑子到底是来报仇的还是来送死的?”

胡文清更加好奇,“按理说死了大汗,鞑靼贵族应该很高兴才对!”

这个说法可以理解,林丹汗一死,其手下和后代可以争夺大汗之位,新势力就会起来,不高兴才怪呢!可他们不知道鞑靼人到底丢了什么!

这也不怪林丹汗,他原本的活动范围在北京、宣府、大同北边的察哈尔、归化(呼和浩特)草原,但在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以及察哈尔等部多年联合打击下,被迫退到了宁夏北边的西河套,早已成了惊弓之鸟。所以,作为最后依仗的神器传国玉玺,绝对要随身携带,免的被叛徒觊觎。

好不容易勾搭上庆王,准备做点文章,谁知运气不好被常威和线膛枪联手绞杀,丢了首级和传国玉玺。常威心里清楚,鞑靼人之所以如此疯狂的送死,并不是为林丹汗报仇,而是要夺回传国玉玺!

第十一天不等鞑靼人发动自杀死式攻击,常威傲立镇远关头,放声大喊:“鞑靼勇士听了,你们丢的那件神宝,已在十天前送进紫禁城了。现在,早已摆在吾皇龙案之前!不要说你们打不破镇远关,即便能打进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四章 斩首二千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