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江湖掌门人>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夫在诗外
孩子斗嘴一般可笑。

当然,比可笑更可悲的是,常威还得尽力配合他。

“无量天尊!”常威笑道:“还好是和真武经一脉相传,若是和易筋经心法扯上干系,岂不要我不近女色,去挡和尚?那真是大大的不美!”

“你去当和尚?那真是好事一件,江湖里的侠少侠女们都会松一口气的。”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席上的气氛顿时为之一缓,唐锦衣也开起了玩笑,悟性也难得的笑了起来。只有羽飘翎用那疑惑的目光扫过常威的脸之后,又转到了高良才的身上,她脸上的淡淡笑容似乎并不是发自肺腑。

另一边的何冲看来不想就这么轻易放过眼前的大好机会,他微笑道:“几年前看到唐三少的时候,他还是个不到内功四层的少年,谁能想到今日已经进入龙榜三十之内,成为绝顶高手的一员了呢。”

唐锦衣谦虚的笑了笑,他的进步堪称神速,原本更他一个层次的楚严明、白子瞳,已经被远远跑在身后了,彭宣虽然跟着唐锦衣的脚步,踏入绝顶高手行列了,但论真实实力,两人差的还远呢。

而大家心里也清楚,唐锦衣和常威两人武功上有太多的共同性,很明显是做了彻底的交换的,从这几天的比武看,两人的武功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一旦唐锦衣神功大成,江湖十大高手中定然会有他的位置,只是按照他眼下的进度猜测,那应该是三五年内的事情了。

却听高良才接着道:“唐三少能从西南武林无数人物中脱颖而出,无疑是武学上的天才,不过他毕竟还是站在了前辈的肩膀上。像金戈会楚总舵主,虽说定有师承,却自创出了一套血战八方的戈法,更让人钦佩啊!”

其实无论是褒是贬,何冲、高良才都在暗暗挑起人们的忌妒之心,用意无非就是一个,在江湖上绝对不可以出现一个足以号令整个江湖的强者,而这一点正合常威的心意,如此他才有机会征服江湖。

于是他施展出吹拉弹唱的功夫,与两个老家伙配合的滴水不漏而又不着痕迹,把十大门派中那几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搓揉得既觉得前途是无限光明,又觉得道路是那么曲折,在奔上顶峰的路上总有那么多的坎坷,而那些坎坷似乎隐隐约约的就是坐在自己身旁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锦衣,那我宁愿你什么也没听到。”

已是月斜河倾,答谢宴才在众人的恋恋不舍中结束。

原本只是个应酬的宴会,可当何冲、高良才试着从佛道儒以及绘画、书法等诸多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人生和武学原理的时候,众人都觉得眼界大开,虽然彼此之间的联系有些牵强,很多比喻也不恰当,可毕竟让大家开阔了思路,对自己今后武功的提高大有裨益。

于是结束的时间便一再延后,等大家离开武林庄园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莫名的兴奋。

一旦讨论的范围超过了武学的范畴,就能看得出世家弟子的优势。

唐锦衣、欧阳平添、甚至明月都与何冲、高良才有过激烈的争论,就连一向沉默寡言悟性和武功不高的羽飘翎偶尔也能亮出机锋,而其他人包括楚严明、彭宣在内就并不太适应这种天马行空似的话题,不过高良才总能找到一些浅显但蕴涵着深刻哲理的话题,让他们有发挥的余地,绝不会让这几人感到尴尬和无趣。

当然,在这种几乎是为常威量身订做的命题下,他更是放射出了熠熠光华。

如果说在座的这些人以往对朝堂重臣究竟意味着什么并没有深刻体会的话,那么今晚他们总算体会到了。

常威涉猎之丰、见解之精,令整个江湖的年轻俊彦们不得不折服,就连青鸾那个言语极少的神秘人物,也露出关注的目光。

此时唐锦衣的话正是有感而发,只是听到常威意外的回答,饶是他机智过人,也迷惑起来。

“难道何大人说的学武之人不能拘泥于武学错了,还是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总要珍惜错了?”

“都对!功夫在诗外本没有错,可一味追求诗外的功夫,最后连诗都不会做了,是不是本末倒置?特别是你的功夫还在精进甚至飞速进步中,心有旁鹜可是大忌,至于如何做好诗外的功夫,像你这样的天才还是等到四十岁以后再说吧!”

“你这话倒像是老爹说的。”唐锦衣笑道,可眼中依旧有不解之色。

果然他忍不住问道:“可是,按照你的话来说,我眼前可是站着一个活生生的反例啊!”

基于生理的因素,男子普遍要比女子晚十年才能达到相同的武功境地,青鸾以二十出头第一次公开亮相,即取得与唐锦衣不相上下的高位,而唐锦衣像她一般大的时候恐怕连她五成功力都达不到,唐锦衣可是除了常威以外,江湖年轻一代公认的第一人啊,两相比较这个差距就太大了。

当然,作为补偿,男人在江湖上有着更长的寿命,花甲之后才开始退隐江湖,八十高龄的隐世高手,虽然不在巅峰了,却依然保有着超级高手的水准。

而女子则要早十到十五年,故而龙榜上鲜有超过五十岁的女性高手。通常,各大门派和世家的男弟子在十六七岁开始秘密行走江湖,一方面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在实战中提高自己的武功,一年后,正式开始江湖生涯。

当然,这个惯例已经被打破了,而打破它的人正是常威和青鸾。

神秘的青鸾且不去说,二十二岁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夫在诗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