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药女淼淼>100 籽瓜丰收大赚家人喜

“许家籽瓜地出瓜了!”

“许家的籽瓜成熟了,一亩地能出好多的籽瓜!”

“许家靠近河岸的含沙的土里也产了籽瓜!”

赵老汉、赵老大、赵老二一边跑着一边高声叫嚷,把整个村的人都惊醒了。

“到处都是籽瓜,一片片的好多好多,每个瓜都沉甸甸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籽瓜就从一个拳头长成半个冬瓜那么大。”

“许家的奴仆不够,我们回来找人帮他家收籽瓜。”

父子三人满汗大汗,激动无比的跟赵族的人连说带比划。

赵七婶披头散发站在自家门边,酸溜溜的道:“今个收不完,明个收呗。”

赵老汉一看是侄子赵七婶媳妇,高声道:“我们怕籽瓜熟透了,烂在瓜地里,这才要帮许家收瓜。”

赵七从赵七婶的背后冒出一个鸡窝似的脑袋,眼睛里还糊着眼屎,没好气道:“叔,我家自家的地都照顾不过来,没功夫帮许家收瓜,你家不忙,还不如帮帮我家。”

赵老大冷声道:“我家帮你家还帮少了?去年你家的麦粒要是没有我家出人帮你收,就被那场大雨淋坏了。”

赵老汉懒得理会赵七夫妻,见赵德过来了,问道:“我家都去帮许家,你家去人吗?”

赵老大的老婆、赵老二的老婆、赵冬至及赵老汉的三个上了十岁的孙子孙女都准备好了,站在家门口等待出发。

“去。许家的地不少,我再叫几个人。”赵德让花氏去梨花观替他与几个族人请了一天假,而后就与这几个族人都跟着赵老汉一大家子去了许家地里。

花氏从梨花观回来,带着柳二去了许家离黄河岸边不远的沙田瓜地。

远远的就看见河岸的马路上堆着三座绿色的小山,走近了才看清楚是三大堆籽瓜。

籽瓜生得圆圆的,皮是黑绿相间,以绿色为主,比茄子大,比冬瓜小,跟中等的南瓜差不多大。

最小的籽瓜两、三斤,最大的竟是有五、六斤重。

婆媳这些天到许家的瓜地边瞧了几次,籽瓜都被大片绿油油的瓜叶挡着,看不清楚,现在一个个籽瓜从瓜藤上摘了下来,想不到有这么大,几百个放在一堆,真是太震憾了。

赵德赤着脚从籽瓜地里跑出来,问道:“你们从观里来,没遇见观里的板车队?”

花氏心疼的叫道:“你踩着籽瓜藤了!”

邓红在一旁数着籽瓜的数量,忍不住抬头笑道:“嫂子,籽瓜已经摘下来了,藤就没用处了,踩着没有关系。”

赵德哈哈大笑几声,他老婆花氏就是这么可爱,也很会办事,刚从观里回来,就知道带着儿媳妇赶过来帮忙。

花氏卷起袖子,脱了鞋子,就下了瓜地,“我这不是急匆匆的回来摘籽瓜吗,没顾得上东张西望,在路上也没遇到板车队。”

柳二跟邓红笑了笑,同样卷袖子脱鞋下地,不过开口细细问赵德怎么摘籽瓜。

花氏下了地,听族人说王大宝一家包括高大姑都来了多时,去了另外一片瓜地摘籽瓜,暗幸自已带着柳二来了。

不一会儿,两名道姑领着十几个汉子推着十几辆独轮板车浩浩荡荡出现了。

他们是跟赵德一起重修三清殿的短工,就是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今日奉流云之令来取籽瓜。

两名道姑专门负责记帐,一来就指名道姓的要见许淼淼。

邓红急道:“妹带着奴仆去了不远处的瓜地。我这就把她找过来。”

年长的道姑忙道:“不用了。我们去找许香主就是。”

沙田瓜地的赵族人见道姑对许淼淼很尊敬,心里对许家又高看几分。

年青的道姑跟众短工道:“你们在此等候,我们去去就来。”

一柱香之后,两个道姑与许淼淼有说有笑的回来了。

“这些籽瓜是要送往各地给贵人品尝,每一个都非常精贵,摔破一个,就扣你们一个月的工钱。”

“你们若是运不了,现在就明言,别到时没力气了,手一抖,把一车的籽瓜给摔碎了。”

两个道姑收了笑容,肃容跟众位短工再三嘱咐之后,开始数籽瓜子数量,而后让他们搬上板车。

许淼淼跟邓红小声道:“我是想着分三天运至观里。观主怕夜长梦多,万一天下大雨把籽瓜淋坏了。”

邓红已经亢奋的有些找不到北了,激动无比的道:“我天天来瞧看瓜地,到今天丰收了,都没想到一亩能产这么多的籽瓜。”

许淼淼笑道:“我之前给你说过籽瓜的产量。你以后记得要信我。”

这一日,板车队在小梨村与梨花观之间来回走了十三趟,才把许家地里所有的籽瓜全部运完。

花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回到家里说话声仍是底气十足,“许家的籽瓜最少收了一万斤!”

赵德喝了两大碗甜丝丝凉凉的井水,激动的道:“我数了数,一板车大概装了二、三十个籽瓜,就按一百斤算,十三辆板车,一趟就是一千三百斤。”

花氏眼睛圆瞪,问道:“一斤一个铜板,一万多斤是多少银钱?”

“十几两银钱。”赵德把碗放下,摇头道:“一斤不可能只有一个铜板。你算得不对。”

“那一斤多少铜板?”

赵德缓缓道:“八个总有吧。”

“一个籽瓜八个铜钱!”花氏眼睛贼亮贼亮,“一亩地至少三百个籽瓜,那就是二两多银钱,比种麦子强十倍!”

“可不是吗。”赵德心情澎湃,“淼淼


状态提示:100 籽瓜丰收大赚家人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