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主宰江山>第八百零一章 很yy,很带感
为锡兰还在他们的手中,为了能够和平接受锡兰,不要说战争赔款,就是荷兰战俘陈鸣也会双手奉上。

或许也可以把锡兰看做是荷兰人的战争赔款。可陈鸣更在意的是直截了当的金钱!

只因为历史上满清一次次的割地赔款。

美洲、南洋都不是欧洲人的基本盘,所以割不割地的没有太大的意思,可战争赔款却很能戳中陈鸣的g点。虽然这个跟之前的很多次一样,都是陈鸣一个人独自嗨,可能得一乐,也就可以了。

而就整体意义上来说,能以少胜多,一举挫败十万西班牙殖民军的进攻,这会进一步增加中国的民族力量,在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等多方面予以一定的补益。

虽然这个时候的中国没有经受阿片战争的屈辱,没有经受原时空位面的百年沉沦,没有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首都,还以为自己是中央之国,天朝上国。

可是随着开眼看世界,随着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整个国家意识形态上也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战争的胜利就像一道过滤网,能将外界的诸多意识形态上的因素粉碎成纯粹的因子,在这些因子被本国吸收容纳的同时,也确保了本国意识形态的继续稳固,而不是发生外形,乃至根本上的改变。

在原来的时空位面,自诩是中央之国,天朝上国的晚清那是一个可笑的小丑形象,中国百年屈辱史中承受的屈辱有多么的重,‘天朝上国’这四个字蕴含的讽刺意味就有多么的浓郁。

几千洋人从海边打进来,堂堂天朝上国就一败再败,让洋人从南到北扫了个遍。督抚、总兵大员死个十几二十个。

十几年后再次爆发战争,腐朽的东方帝国不仅没有从当年的战争中吸取经验,反而表现的更加窝囊。被人家一路杀进了北京城,八里桥一战,僧格林沁打的再英勇也不能掩盖一个事实——满清数万大军一败涂地,被英法联军杀得屁滚尿流,一点脾气都没有。

东方帝国的形象彻底被扒下了虎皮,一个统治者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帝国在洋人面前毫无一点还手之力,这种从天堂跌进地狱的痛苦摧毁了中国所有人的自尊。而且,过大的差距让当时的中国人都看不到任何成功报复回去的可能,于是变得朝廷开始对洋人越发的卑躬屈膝起来,老百姓自也无不将洋人看成了比官儿还高一级的洋大人。整个民族三千年竖立的自尊自信,在迅速的崩塌。

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21世纪的灵魂,陈鸣却是绝对天朝上国很有讽刺意味,当一个国家以老子天下第一而洋洋得意自诩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已经在没落了。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这句话或许不能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可它绝对有‘大部分’正确的一面。

面对普罗大众,这句话在很多情况下就是正确的。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愤青,陈鸣在一边为‘天朝上国’呵呵的同时,另一边却也真心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在历史上一直就这么的保持着一颗王者的心。

让中国一直强大,强大的让西方人绝望,强大的让中国真正变成‘天朝上国’,这未尝不是陈鸣的有一种渴望。很yy,但是很带感不是吗?

而等到陈鸣真的穿越了,当他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初步愿望——推翻满清,然后抬起头来看世界的时候,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努力都是在向着那个yy的终极目标而前行。

一场场胜利让国人消除了对外界的恐惧,同时也接受了崭新的世界观,天下不再是中国的那一亩三分地,而是整个广袤的地球。

就算整个美洲都成为了欧洲人的殖民地,中国人在欧洲人面前也没有妄自菲薄。几次战争的胜利反而让他们迅速巩固了自己的自信心。

陈鸣不知道十年前下南洋的国人对上荷兰人、西班牙人的时候会不会怯劲,一个‘天朝上国’的臣民可不是单纯的只会在自己的地盘上耍横,那是应该即便走到敌人的地盘上也依旧骄傲的昂着头。

但是现在呢?还会有国人害怕荷兰人、西班牙人吗?就算是那些南洋生长的华人,柔软的骨头现在也该长硬了。

这就是战争的作用。

要是没有一连串的对外战争,没有朝廷大军在北方、在南洋、在北美的胜利,中国的脚步依旧就限于原先的一亩三分地,即使中国的国民变得更加富足,也很难说这些人在来到南洋的地盘后能分寸不让的跟欧洲人化告诉中国人——以和为贵。

所以到了陌生的地方,面对着陌生的势力的时候,中国人多半会选择退让,宁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也不挑起更大的纷争来。

但是现在呢?

哪儿还有这种事?

孔子论语中有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

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孔子认为,过去的明君圣王,在调正人和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能使人们之间能够根据礼的要求,作到和谐。

‘礼’是‘和’的大前提,是有了礼之后,才做到和的。

但是千百年的时光演变,这句话已经被无数国人忘记了前头的前缀,而只注重了后面的三个字。

“和为贵”,“以和为贵”。经过了宋明清的演化,已然成为了一


状态提示:第八百零一章 很yy,很带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