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第三十八章 第二十七个任务完

海家的名声现在真的很好。

这一点皇帝是承认的。

皇帝不好动海澜。

好在是海家人少,皇帝不会害怕。

海家还一直缴纳全部土地税款,怎么看也是大大的良民。

皇帝觉得总有一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和海家一样交税。

因为他可是打听过了,在百味书院里,就曾经提到国税款问题。

也许会有一天,百姓们也会和海家一样的想法,依法纳税,这需要教育。

这些年来,唐王的庄子里也开始缴纳税金,他们早就经过了洗礼,怎么挣钱。

他们也发现,虽然国人都喜欢当地主,但不得不承认土地的出息并不高,最大的败笔就是比较靠天吃饭。

一旦天不下雨,必然是旱得不行,那么田里的庄稼是绝收。

雨下多了也不成,那是涝了,也是绝产。

要是没有科学种田,产量什么上不去。

可以说种田不会发大财。

认认真真种田,也能走上小康就算是不错。

跟着余颖种田的其他人,之所以能挣到比较多的钱。

很大的原因是,他们种的不是粮食,而是良种。

良种的收购价要和粮食比,高上不少。

这些年县城附近的百姓们,算是种田人最幸福的生活。

但这种情况是不能复制的。

毕竟大多数人种的是粮食,而不是良种。

此刻,余颖编纂的农书也已经到了出书时候。

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了白话文。

也就是采用的是最直白的语言

余颖写的农书采用白话文。

在别人看来,并没有什么文采。

但在余颖看来,有文采的文笔并不适合于农书。

农书使用人多是普通农民,怎么看得懂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合适。

农书定稿后,余颖命人专门印好,放在县城里的书店里买,这是试水。

想不到的是,那些县城的人不少都是买了好几本农书,书店里直接卖光那些书。

他们一个个之所以会去买,很大方面是因为感谢慧郡主的大恩大德,才让他们躲过了那一劫。

买了这个是代表着捧场,也有人是专门替别人买的,因为别的地方也有人想要看看农书。

为此有人就说:“为什么感谢她?就是因为她让县城变得繁华,才会引来强盗。”

听了这位的话后,不少人表情是有些古怪的。

都看向了他,这是什么说法?

“呵!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不着调的说法。”

“要是依着你的想法,你不应该留在这里,而是该去别的地方谋生。”

“你这人是怎么一回事?我不就是提提意见吗?干嘛阴阳怪气的?”那人道。

“你这是提意见?明明是在扣帽子,说什么郡主帮着发财致富,才让县城遭到了海盗的暗算吗?”

“难道我们大家不应该发财致富?就应该是过什么苦哈哈的日子才好?”

“难道有钱就应该被人抢?还没有听说这种说法,明明是海盗无耻。”

说到后来,其他人看那人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怀疑。

这个家伙不会是别国的奸?

就算不是别国的间谍,也不是什么好人。

这种看不得别人过得好的人,真的是很讨厌。

在众多目光注视下,那人打算偃旗息鼓,就说道:“算了,不和你们说。”

说完他就推开众人,有些匆匆忙忙得走开。

在他的身后,有好几个呸了一声。

他感觉很生气,却知道众怒难犯,打算潜伏一段时间再说。

在心里嘀嘀咕咕一番后,他在外面溜达了不少时间,全然没有发现还有人跟着。

那人的出现,余颖并不怎么在意。

在哪个地方,都会有那种喜欢为了杠而进行抬杠的。

这种人,往往是在鸡蛋里也能挑骨头,为了显示自己很厉害。

而那人没有想到的是,等回去住宿时,房主却说:“我不喜欢一个诋毁郡主的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宁可房子放在那里吃灰,也不会要你再住下去,你还是赶紧搬家为上,这是你多交的押金。”

“为什么你能这样做?”他说。

“我现在只有一个念头,想揍你,赶紧走。”

说完房主挥舞了一下拳头,接着赶人。

他气哼哼地带着行李走人。

却很悲催地发现一件事,他成了人人反感的人。

没有人愿意收留他,最终他灰溜溜地上了车子走掉。

而被余颖救回来的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变好。

她们中愿意嫁人的,也都纷纷出嫁。

而不愿意出嫁的,也可以。

她们被组织起来挣钱,将来养老是需要花钱的。

在余颖的帮助下,大部分女子都过上了比较平静的生活。

此外余颖的造船行为,最终被传到皇帝那里。

他没有想到这位郡主打算出洋。

而这时候的海宁,已经出嫁。

她和兄长在知道母亲的主意后,在接到通知后,在离京城最近的码头上相见。

余颖并没有打算马上进行远洋航行,她先打算去日出国溜达一圈。

而皇帝一看,直接就派了水师相随。

水师听说后,不得不带着人跟随。

只是他们从原本的不情愿。

后来就变得很积极。

那里有不少银子。

余颖到了日出国。

并没有上来就是打打杀杀的。

状态提示:第三十八章 第二十七个任务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