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币以内。但对记者来说,这个价格即使取最高值一亿来算,折算成美元还不到1500万,比起国际市场上同等运能的货运飞船,五千万美元打底,动辄上亿美元的价格,实在是亲民得一塌糊涂。

国内快递企业这几年最喜欢买些二手飞机,改造后再做货运机使用,那种开了十多年的飞机往往也能卖出一两千万美元的价格。一旦这种货运飞船正式推向市场,那些二手货只能高台跳水了。

陈文浩觉得,如果说出真实成本,只怕也没人敢信。经过勘察器重新优化的无人生产流水线,可以24小时高效率无差错运行;所用的技术来自外星文明,节省了研发费用;用量最大的钛合金金属板和高性能电池组,得益于前期的布局,可以从自家的配套工厂得到供货……

真要只算材料和组装成本,这样一艘载重量在25吨左右的飞船,成本大概也就一千万元朝上点,嗯,还是人民币哦。

当然,公开售价不是这样算的,生意也不是这样做的。对老马和老刘那边大致透露过材料成本在三千多万元的样子,售价肯定得平摊开发费和设备损耗费,和老刘初步谈定不包含附加设备的飞船基础价是6500万,作为他在项目初期就看好此项目,并敢于投注的回报,但只限前十艘。

对外报价会定在8500万元左右,也是基础价,如果要安装机械搬运手臂、全船冷藏系统等附加功能,则另外计费。

公司内部甚至建议对外报价可以调整为两个亿,对标货运飞机的价格,依然很有竞争力,绝对不缺市场,不过被陈文浩否了。盈利当然需要,但没必要片面追求盈利。相比建立一个科技帝国的目标,在目前阶段更快地推广产品提升影响力,要比追逐尽可能多的利润更重要些。

毕竟在奇遇得到外星文明的帮助后,他的初心还是希望在改变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之后,还能亲手推动这个世界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由于是远程连线,陈文浩思绪发散的一些迟疑,在现场看来反倒像是网络延迟。今天的收获也让他们心满意足,负责科技t条线的在意的是这个开挂的新型飞行器,是否可以转化为个人使用的交通工具,跑经济条线的则为注定将被重新洗牌的运输行业提前默哀。

不管如何,在他们看来,唯一能暂缓陈文浩再次改变世界的,只有适航证何时颁发和产能多少了。

一位记者甚至已经在脑海中酝酿好了报道的开头,“就在今天,我听到了历史的齿轮加速转动的声音!”...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21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