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冠绝新汉朝>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

想到当时洛阳的些许传闻,陈物不由多看了书稿几眼,就见陈止从中抽出几张,拿出笔来修改了几行之后,又放了回去。

随后又埋头处理起公务。

作为郡守,陈止并没有多少需要直接坐堂的事物,至少当下还没有,他眼下要做的,更多是熟悉自己的角色,然后统筹兼顾衙门的各个部门。

这个过程,一般而言,根据新任官员的不同,时间有长有短,算是一段时间的过渡期,有些官员会用立威作为手段,缩短期限,但陈止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他有太多的事要处理。

等公务忙完,把手边的卷宗收拾好,陈止先将那一叠文稿整理了一遍,一张张快速翻看,然后进行排序。

等一切做好,又放回桌下的一个箱子里,那箱子还有锁。

做完这些,他闭上眼睛,假寐了一会,等再次睁开,就从旁边拿出一张纸来,又抽出笔,在上面写了两个词,然后思考起来。

这两个词,就是“麻纸”和“楮皮纸”。

华夏的造纸技术,从诞生开始,就是在不断的进步着的,其中的标志,就是将一个个新原料、用新的工艺技术,制作出新的纸种。

陈止想要造纸,这不是他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而是在没有北上之前,在洛阳就制定的计划,是备选方案之一。

北地的情况,陈止在没来之前就大致了解,他作为一个外来者,想要打开局面,那就必须从其他方面着手,而书籍和印刷术,不光能打开局面,还有其他作用,可谓影响千秋,是陈止计划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技术优势,无疑是个理想选择,足以创造价值,上辈子我通过签筒,得到了造纸的相关技术,并改造了造纸术,同时通过自己的推演,结合第一世的记忆,又想出了几种造纸方法,但还没有来得及施行,正好放到今生尝试。”

想着想着,他看了一眼身前纸上的两个词。

“纸张的好坏,在这个时代,并不是玄学,而是用眼睛、用手,就能看得出分别,摸得出好坏的,而且比起帛简,纸张的优势非常明显,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哪怕是最为守旧的上品士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点,而且不再单独将帛简看做高雅之物,对楮皮纸亦有了需求。”

“从几年之前,前代皇帝曾经下令,以纸代简,就使得这天下间的纸张著作越来越多,而纸的推广,其实哟主语书籍文献资料的猛增,更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哪怕穷苦人家用上纸张也不容易,但比起原来的帛简,可是要好上太多了!”

“甚至,连字体的变迁,也和造纸术发展、纸张的普及有关,原本的汉字,要用毛笔、刀笔在一片片坚硬的简牍上刻写,笔锋受到书写材料空间和质地的限制,也就难以施展,速度也慢,写个十几二十个字,就得换一片,这等约束之下,自是难以挥毫泼墨,但纸张则不然。”

想到这里,陈止的目光紧紧盯着自己写下的两个词,眉头慢慢皱起。

“但这纸张的制作工艺,终究有着局限性,当前流行的几种纸,对应的人群,也不一样,如麻料、麻袋、麻绳、破布制作出来的麻纸,几乎随处可见,所以麻纸是比较大众化的纸张,缺点很多,白度不高,纸张也厚,也不为士人所喜,然后就是木本韧皮制作的楮皮纸、桑皮制作的桑皮纸、藤皮纸了,后者在白度等方面,比之麻纸都要高上几分,为士人推崇,因而若是造纸,最初需要的是高附加值,就得选择士人认可度高的。”

想到这里,他在那纸上画了个圈,将“楮皮纸”这三个字圈了起来。

“按照正常的发展顺序,等到了隋唐时期,皮纸就终结了麻纸的垄断地位,而且所用的造纸原料,也越发的多元化了,除了麻料、楮皮、桑皮、藤皮,更有瑞香皮、木芙蓉皮、竹纤维等,皮纸的发展,依托于新技术的兴起,同时废纸回槽造再生纸的技术,要你管管也是在唐代出现的,而这些工艺和技术,我在上一世已经掌握了,现在正好拿出来!”

纸张的原料,在幽州本就不少,俯首皆是,在加上纸张对传播知识的促进能力,培养一批熟练的造纸工匠,然后进行推广、普及,是陈止计划中的一环,但在最初,为了经济利益,则必须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专营和隐秘。

“这造纸的工艺,很多也是一层纸,没人想、没人带领的情况下,旁人也无从学习,一旦我点名了,那传授起来就快了,虽说不是什么隐秘,但最初为了确保财政收入,尤其是收敛上品贵族们的钱财,还是得保密一段时间的,而且我总结出来的技术,也有着不同的迭代分野,在技术上有着先后之别,可以先用隋唐技术,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公布出去,普及白纸,而我则换上宋代的技术,这样一来,能保持着不断更新。”

陈止这样的打算,其实也不新鲜,第一世不知道有多少企业都用着这个套路,有着技术优势,却不会一次性放出来,而是挤牙膏一样,一步一步的拿出来,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

“不过,我在进行皮纸改造的同时,也该对麻纸的制造工艺进行规范化和改进,皮纸朝着薄、白、光滑的目标努力,主攻高端的上品市场,而麻纸则通过改进工艺,进一步量产,将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压低价格,进行倾销,迅速推动民间的纸张传播,在薄利多销的同时,更能让寒门和贫寒之家,也尽早将纸张变成日常用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二章 谋利之策,立名着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