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网球侠>0065 暴力流打法与变化

11月3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球竞标赛于s大举行,这些年国家网球协会在大力推广相关赛事,但在国内网球受众偏少,再加上这又是大学生内部比赛,关注的媒体并不多。

除了临海本地的一些媒体象征性的派出了一些记者外,像国家级的媒体一个都没有,这倒也正常,大学生网球赛本身就偏娱乐和选拔性居多。

s大体育部为了宣传赛事,在校园内挂了不少宣传横幅,很多学生也知道这一周校园内有网球赛事。

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很多学生以前可能没玩过网球,但在校内就可以看比赛,很多人倒也有了兴趣。

当然,除了网球迷,大部分人也仅仅是有点兴趣,闲着无聊赶上了可能去看看,但第一天比赛是周一,很少有人会逃课去听。

体育部的老师也不好公开怂恿大家伙逃课去看比赛,是以林继平早上8点一刻达到球场时,球场非常冷清,观众席上只能看到零星几个人。

比赛9点才开始,林继平先是做了一会热身,8点45时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进入了比赛场地。

林继平第一轮比赛安排在3号场地,p比赛那样正规一块场地配一片观众席的场地,而是六块场地并排而列。

看比赛大家伙就站边上了,严格来说这是很不靠谱的,正规比赛,观众不能站球场边上,理论上来说,正式比赛球员的场覆盖范围很大,整块球场他们都能跑到。你站边上看比赛会严重影响球员击球。

但高校能有像样的球场已经就不错了,你不可能指望它花一大笔钱去引入职业比赛标配的场地,临海倾全市之力也就修了一个atp1000级别的旗忠网球中心场馆。

林继平和张天一同进的场地,由于有了昨晚上不怎么愉快的碰面,他这次没有主动去打招呼。

比赛开始前,组委会仿职业赛场的惯例,先是挑边,林继平猜中了硬币,选了先发球,之后组委会工作人员给两人和裁判三人和了一张影。

接着是赛前热身,由于场地有限,赛程紧张,热身只给了五分钟。当然了,比赛盘数,组委会没缩减,采用的是三盘两胜制。毕竟打一盘就定胜负的话,会显得很不严肃。

8点45分,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声,比赛正式开始,林继平率先发球。

林继平对待没有关系的同性从来不是大度之人,张天昨天敢明目张胆的鄙视他,那他今天就得让张天好看。

林继平一点不紧张,相反他反而有点兴奋,苦练了这么久也该出来溜溜了,他想看看这段时间的训练效果如何。

想要看训练效果,实战自然是做好的检验方式,林继平不打算有任何保留,他要火力全开。第一局,林继平发球。

第一分,右区发球(球员所站方位的有半区),林继平高抛走内角,哄出了一记171ke球。

张天傻眼了,依据他个人经验,他能感觉出这球速度超过了160km/h,果然,在看到测速仪时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知道这次自己遇上强敌了,一个人能把球发到这速度,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他的身体素质不差;二是,他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不过这仅仅是第一分,张天更多的愿意相信林继平是瞎猫碰死耗子发出来的。

这些天他也看了很多比赛,很多球员在和费德勒过招时,一上来也牛逼的不行,但很多人坚持完一盘就萎了下去。

张天倒想看看林继平发球状态能持续多久?

不得不说张天的心理调节能力不错,是的,在网球比赛时,很多时候你就要会阿q,要是一上来就自己吓自己,也就没法玩了。

事实说明,林继平在张维克的指导下,他的训练效果不错,他的潜力又被发掘出了不少,现在他能在170km/h的速度去拼一发的角度。

第一局,林继平以两个ace和两个发球直接得分,以love-game形式拿下。

第一个发球局保住了,接下来就到张天的发球局了,林继平准备采用暴力一波流的打法,如果能破发张天最好,不能破张天的发球局也没关系。

张天身高177cm,如果以职业网坛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偏低,身高低了在发球上会有所劣势,发球角度要小一些。

第二句,张天发球,第一分,他发出了一记124km/h时速的中路球,林继平没费多大力就接了回去。球回到对面,速度不快,但顶的比较深,张天没有发力,将球打向了林继平的反手位。

林继平提前预判准确,只见他快速调整着脚步,待身体到位后,先是小幅度引拍,然后身体腾空而起,闪身大力正手搏杀大斜线。

球快速的飞向了张天的左手区,虽然他是左手持正拍,但他压根没想到林继平敢一上来就这么疯打,他站着右区眼睁睁的看着球发过来了,但意识到球的飞向填补空区时,已经晚了,他正拍连球都没碰到。

林继平得分,第二局,局分来到0-15(报分时,发球人的分数在前面,第二句张天发球,但得分的是林继平。)

这下张天对林继平的警惕真正提高了,看林继平刚刚的动作和击球速度,他意识到今天可能要装逼不成反被打了。

不过他还是不相信林继平能一直保持着这么火热的手感,他算和林继平继续磨下去。、

接下来他的几分发球,林继平但凡有点机会就闪身正手大力强攻,但还是那句话,强攻也意味着失误增多,第二局,张天还是拿下了。

接下


状态提示:0065 暴力流打法与变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