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打造宋帝国>第二百五十一章 内乱的迹象
你却不知道收敛,还培育了直有受宋君方能有资格享受的乐舞队桑林,你的做法,将会让睢阳感到忧惧啊!”

戴言一听,也才是真正的理解了赵成的话。

在中国的历史上,自打周朝建立,创建了礼乐文明,音乐就从来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从来都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直接气的胡子都炸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虽然如今的时代,在五国相王的背景下,已经是彻底的礼崩乐坏了,然而人们心中的某些意识却是依然未曾消灭的!

桑林之舞,为宋国国君直属的乐队,并不是一般的乐舞,它还承担了整个宋国最重要的祭祀。在宋国的宗教依然繁盛的背景下,如此一支乐舞队,其实就不仅仅是乐队了,它乃是话语权,更是象征着宋国的某种正统!

而戴言肆无忌惮的“山寨”了一个能表演桑林的乐队,这是想要干嘛?

来自后世的戴言对于此事,乃是后知后觉的。而整个陶丘,或许也有着明白人,然而因为核心决策层没有儒家存在,因此对于这样的事大家是态度不一样的。墨家直接“非乐”,觉得任何音乐都是不好的,然而当知道了乐曲乃是用来招待各国君主,以及在陶丘乃是庶民的生业时,务实的墨家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农家和墨家的态度相似,然而其根基在农村地区,即使他们有想法也阻拦不了君主。道家对于礼乐完全秉承“顺其自然”,自由发展的态势,也没有在戴言面前多说什么。而在权谋上造诣颇深的鬼谷子纵横一派,却是老早就“看出”了戴言的打算,然而理智的他们不会公然破坏戴言的“谋划”,因此选择在此事上闭口不言的态度!

只有和戴言同属于公子,并且对于各自国家都有着深厚影响力的赵成,对于此事看得比较清楚。而他出于对侄女以及女婿的关心,自然要在此事上提点戴言一些,以免戴言走上了歧途,并且破坏了宋国的稳定!

在赵成看来,虽然如今的陶丘很繁荣,然而它毕竟只是一座城邑,是不可能与一整个宋国相抗衡的!而在观察陶丘态势的时候,这位赵国权臣其实也将戴言在宋国的地位代入了他在赵国的地位。

而在他看来,戴言在宋国的地位比起他在赵国的地位,要更加危险!因为无论是他的兄长在位时,亦或是如今他的侄子在位,两人的能力都是偏向于军争谋略,在这方面,赵成是不可能与他们相比的,因此两人也从来不担心赵成在国内能掀起什么风浪!

而宋国的态势就不是这样了,宋君子喜,虽然完成了戴氏取宋,然而列国诸侯都不认为这位君主有什么真正过人的才能。相反,子偃贤公子是名声布于天下,列国中凡是有见识的人,都认为子偃的能力要远强于这位宋国国君!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贤公子子偃没有留在睢阳,参与宋国核心的决策,其实都被各国视为宋君子喜对于子偃的忌惮!

赵成自然是早就看出了宋国内部局势的人了,而在他的谋划中,陶丘、乃至于宋国,都是赵国在东南方向一个重要的盟友!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他也不希望见到赵国的盟友发生内乱而衰弱。毕竟子偃的能力要比宋君子喜强,子喜即使能够剿灭子偃所发起的“叛乱”,也是会花费极大的力气,这将会使宋国国内陷入长久的僵持!

而宋国国内的政治派别,受到各国扶持的局面,也决定了一旦宋国内乱,它将会受到周边各个大国的影响!

赵成以一个权臣的切身体会,直接向戴言发出了警告,也令得戴言极为重视!在他看来,这样的失误,其实还是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忽略了。在后世,听什么歌,看什么舞蹈哪里有这时代那么多的限制啊!

于是在相王宴会完成以后,戴言立即就将这支桑林乐队解散,并且将其中的乐器之王钢琴作为贡品装船,亲自送到睢阳。

而睢阳对于送来的钢琴,其给予陶丘的回复,也令得戴言心中微微一沉,完全没有一种收到贡品的欣喜,只有一种纯粹的冰冷!那种冰冷的态度,令得戴言能够本能的感觉到了一丝危险!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一章 内乱的迹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