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打造宋帝国>第二百七十一章 华戎的谋划
。对于子喜来说,他是通过刑罚建立权威并夺取政权的,而这一权力也就万万不能够丢弃,只有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才最合适!华戎,就是子喜眼中的自己人!

然而华戎如此费心帮助子喜谋划,让子喜成为宋君,却是包藏祸心的!即使子喜真正成为了宋君,成为了宋国名正言顺的统治者,他也不能成为宋人心中的“神”!因为宋人虽然对国君的政绩什么的都不在意,唯独在意他们传承与血统。子喜虽然是公族之后,然而他却没有一代代的继承“神”的血脉,自然不能够成为“神”的代言人,也不能够成为宋人心中的精神领袖!

戴氏取宋以后,宋人心中的精神形象,一下子就崩塌了。没有了神权的凝聚力,宋国这个国家的最重要的一根骨头已经断了,整个国家由此变为了公族联合执政的国家。为此,子喜不得不大力拉拢同为戴族的乐氏,给予乐氏族长乐成执政之位;同时安抚中小贵族,把已经在宋国失势的向氏扶持起来作为一面旗帜,给予向舍司马之位,让宋国中小贵族的心理能够平衡,以保持整个宋国大体的统一。

而这样的局面,是华戎在谋划戴氏取宋时,就预料到的结果!华戎谋划出这样的结果以后,通过他执掌宋国刑罚的司寇之位,悄悄的整合了原来的华氏在宋国国内的力量,又通过原本在楚国的华氏势力,联络上了楚国的高层。

在这样的内外两方面力量之下,华戎有绝对的自信可以掌控整个宋国的局面,统治整个宋国!在他看来,窃钩者诛,窃国者候,谁若是挡在他前进的路上,他一定会将其消灭!

在华戎原本的谋划中,他是想让子喜作为君主的皇氏,以及乐成背后的乐氏保持实力平衡,然后他再从中挑拨双方的关系,待到双方两败俱伤时,他再出来从容的收拾整个宋国的局面,掌控宋国,并且完成他的祖先都无法想象的功绩:成为宋君,成为宋国名正言顺的统治者!

华戎的谋划,在他进行戴氏取宋时,是成功的;在他暗中扶持乐氏,让其掌握了整个宋国三分之一的力量,可以与子喜对抗时,他是成功的;在他整合华氏的力量,与楚国勾通时,他也同样是成功的!

然而他的所有谋划中,却唯独漏掉了一个他一来到宋国就忽略的人物——子偃。

华戎来到宋国时,子偃还非常年幼,极不起眼。在子喜将子偃封到丰邑时,华戎并不反对,他认为这是让皇氏与乐氏之间保持平衡的关键,也可以作为双方未来发生冲突的焦点。在他的眼中,子偃就是一个性格暴躁而又幼稚的少年,这样的人只要稍稍引导,就能够变成一个炸雷,最后为他所用!

然而子偃一分封到丰邑以后,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开始变成了宋国的“贤公子”,拉拢了墨家和农家为他所用。而他治理领地的手段,也令华戎叹为观止。

对于这样善于治理领地,发展力量的“贤公子”,华戎一直极为警惕。因为领地治理的越好,就越是能够调动足够的力量,而力量的增强,就会打破他在宋国国内谋划的实力平衡!

为此,他在多方面施展手段,将子偃赶出了宋国。在当时,他已经看到了田婴对子偃的杀机,在他看来,子偃必死无疑,他在宋国所谋划的平衡就可以重新实现,而他的计划也就不会再有变动了。

子偃从必死的局中走了出来,令得他大吃一惊。而当子偃重新回到了宋国,并且得到了强力外援赵国的支持后,他已经将其看做挡在他的谋划中最大的敌人!

将陶丘丢给子偃,也是他的计划。因为在子偃有着丰邑的情况下,皇氏的力量已经开始超越了乐氏,如果擅自挑拨双方的关系,让双方发生冲突,并不能够让双方两败俱伤,反而会让乐氏陷入衰亡,皇氏由此成为宋国最大的家族,统合整个宋国的力量!

这当然是不符合华戎的谋划的,因此他需要增强自身的实力,来让整个宋国保持新的平衡。他因势利导,将子偃丢到了陶丘这么一个错综复杂之地,就是希望此地能够牵扯子偃的精力,并让他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实力!

然而子偃的治理才能令他难以置信,短短数年之中就将陶丘治理的如此繁盛,到了现在,连他都不能够准确判断陶丘的实力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一章 华戎的谋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