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打造宋帝国>第三百零九章 国体转变(上)
次劝进无果后不久,睢阳的贵族们还是不甘心,又一次劝说戴言接任国君之位。看到这些贵族们诚恳的表情,戴言也知道,不能让这些人太寒心,于是调整了一下节奏,接任宋国执政之位。在如今宋国无君的情况下,暂时代理国政。

虽然依旧没有达到睢阳贵族们的心理预期,但是宋国总算是有一个头,有人管事了。而且,在睢阳贵族们看来,他们放陶丘军入城,在陶丘攻取睢阳的行动中立有大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应当lùn_gōng行赏了!

在通过代理人的暗示之下,作为执政的戴言也收到了睢阳贵族们的意思。他爽快的同意了,之前与睢阳贵族们所谈好的条件,他都爽快的同意了。那位亲自派出使者,前来与戴言谈判,并主导了睢阳献城事宜的贵族子洪,戴言也让他如愿成为了睢阳令。

其他的贵族,都各有封赏,一时间,整个睢阳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然而很快,睢阳贵族们发现,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了。因为戴言开始制定了明确的爵位,来更改宋国之前的爵位!

宋国,作为周的封国,其爵位系统也一直是延续着周的传统的。而且宋国国君的爵位历来很高,是公爵,在国君之下,还有着候、伯、子、男四等爵位。然而到了战国时代,爵位系统不再被人所重视,大家都开始争抢一种地位——封君。

只有封君,才是真正有着实际地位的领主。而如今的宋国,得益于之前的内战,整个宋国除了他这么一位最大的封君外,已经没有其他的封君了。

对于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陶丘掌权者来说,戴言是万般不想再让宋国进入封建制的。然而他很清楚,在如今的宋国,他无法摆脱贵族,也无法断绝封建制的苗头!

对付封建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如果以戴言的想法来说,仿效秦国,直接推行郡县制就是最好的办法,然而戴言却无法这么做!

宋国与秦国不同,秦国原本就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权,地方势力本就弱小,对于国君并无多少反抗能力,因而国君可以强制性推行郡县制。然而宋国却不一样,宋国这种历史悠久的国家,贵族势力一直很强大,而民间的宗教氛围浓厚,尊崇血统,在地方都是由大大小小拥有高贵血统的豪长统治着。这些豪长虽然没有贵族的名号,然而凭着血统和自身实力统治地方,就是事实上的贵族。

若是戴言强制推行郡县制改革,那么必然会受到这些豪长们的反对,到那个时候,宋国的改革是极有可能像楚国吴起的变法那样,面对着整个宋国豪长们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他的兄长子喜,其实也是想推行这样的改革,然而这一次在他起兵的过程中,以大多数宋国豪长们中立的情况,就能知道他们对这种改革的意见了。

因此,对于宋国的贵族们,他不希望用这种强迫的方式,而是以收买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改革!

很快,戴言执掌宋国之后,第一项大的政令就开始转变了。宋国之前的爵位体制,将进行变更。原本宋国所仿效周制,在国君之下的候、伯、子、男四等爵位,爵位等级不变,而名称变更为侯、甸、男、卫,并且在这四种爵位之外,另外单设一种邦伯的爵位。

对于戴言来说,变更爵位的名称,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他所统治的宋国,将不再是周朝的国宾,而是继承了商朝传统的新宋国,因此爵位,也必须要变更为商朝的爵位名称!

至于新添加的邦伯,则是地处如今宋国控制之外的地方强势实力派,才能拥有的爵位。好比之前发现了霓虹岛屿的金银,而一直被戴言任命为倭奴国大夫的空桐嘉,就被戴言封为倭奴邦伯,成为了能够统治倭奴国的实际领主!邦伯,这样一种新的爵位,就是应对于接下来的海外扩张而设立的!

而对于四种候、甸、男、卫这四种爵位,戴言也是豪不吝啬,让那些原本有着爵位的贵族再进一级,如此他所得到的拥戴声,就更高了!

在这一轮的册封中,睢阳的贵族们是很有些失落的,因为他们发现,在戴言承诺了给他们的赏赐之后,他就转而对遍布宋国全国的贵族,来了一轮普遍性的赏赐!这样一来,他们的那种爵位,就显得没有那么有突出了。爵位这种就是比较地位高贵与尊卑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可比性,获得的成就感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而在此之后,戴言新建立的一个机构,以及所推行的另外一项政策,就真的是让睢阳的贵族们大吃一惊了!

这个新的机构,名为贵族议事院,由于它位于建立的地方位于宫城左前方,后来又被称为左院。左院的成员,全部由全国甸爵以上的人组成。仔细算下来的话,左院的议员在整个宋国,一共有三十多人。这其中,宋国三都,陶丘、睢阳、彭城,分别占据了五个名额,一共就差不多占据了左院几乎一半的议员数量,而剩下的议员,则全部来自于各个小城邑,这些小城邑,每个城邑大致能分到一个名额!

如此一来,整个左院,几乎就集中了整个宋国所有有实力的贵族。戴言随后就公示了左院的职能,左院乃是宋国的立法机构,拥有册立国君,遴选执政,制定法律等所有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权力!

在戴言看来,左院这种由贵族所组成的议院,就是地方势力的代表。他通过这种让地方豪长分享整个宋国中枢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零九章 国体转变(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