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极品吴掌柜>第585章 例行公事
而是相中了梅逢春那个人,老爷那段时间完全像变了个人似,我们怎么劝就是听不进去,对那个梅逢春又是送礼,又是送钱,几乎像一只蜜蜂一样盯着那朵物以稀为贵,只有冬天才会展露芬芳的梅花,只是当这一切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我们老爷才知道入了别人的局,梅逢春更是一夜之间和他的同伙不知所踪,而老爷前一夜才给梅逢春送去了一笔卖地换来的款子。’

‘就当花钱在下九流那里买个教训得了,何以?’

(“三教”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五子:戏园子、饭馆子、窑子、澡堂子、挑担子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戏子古称优伶,伶人,优者,调戏也,古代的伶人,娼妓,奴婢是同一等,民国的梅兰芳之所以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并靠这个出名,只因为当时的女子根本就不愿意踏足下九流这个职业,都不干‘跑江湖’的事儿。)

‘经此一役,愁眉不展的老爷心里有了心结,便再也不想出门了,一是人言可畏,怕别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别人拿这件事来笑话他,更何况我们老爷还脸皮薄;二是他对梅逢春这件事可以说是仍执迷不悟,自己舍了财,还一味的替对方开脱,常说‘戏子无情,婊子无义’,这么浅显的道理,他那个读了那么多书的人,还没有我们这些目不识丁的下人看得通透,老爷居然痴心祈盼着有生之年能再见对方一面,听对方亲口说出当时的苦衷。老爷人是没等到,这身体却一天天郁结于心而被拖垮了,就连唯一的一份知事差事,自视清高,看不惯知府大人的做派,便一声不吭的让人递了辞呈,没有了生活的唯一来源,老爷又爱排场,表子里子这些也只有我跟了他二十多年的人才看得最清楚,他现在是空挂着一个苏大才子后人的名声,那点积蓄早已不知不觉消耗在后来那些华而不实的文人雅士的爱好里面了,直到周遭的朋友看出了这里面的真相,嫌弃他寒酸再也不通有无,他一气之下卧床不起,每天在床上病恹恹唉声叹气的,依然满嘴的迂腐之气。这些年在苏府当差,我这个老下人和老爷俩家子之间早已不分彼此,落魄后,他也就靠我们一家子辛辛苦苦在外面揽活勉强支撑着这一大家子的开销,两家加起来的孩子又多,养家糊口已经很不容易了,老爷再一病倒,无疑于雪上加霜,我实在没办法,便把老爷平时最珍爱的几幅字画和一些墨宝顺了出来,希望您能一并收了,以解燃眉之急。’

我当时看了那几幅字画和那些用过的笔墨纸砚,其实统统值不了几个钱,唯一一副梅逢春的画像还有几分味道,便出了一个让双方都彼此满意的价钱,一股脑的将那些破烂东西全收了,程老头走的时候感恩戴德的,老爷想去苏府,通过这层关系,我们大大方方的杀上门去。”

“老程头是不是还不知道你我之间,以及我和笔店之间的关系?”

张三一时没弄明白吴永麟这话里的意思,试探性的问道:“老爷的意思是?”

“当时你和老程头之间有没有立下什么票据?比如说那些字画有没有再赎回去的意思?你顺道去周围问一下,程老头来你那之前还卖过什么东西,一并的给我收回来,等事情办好了,再去狮子楼回我,我和澹台大人在那里等着你的好消息。”澹台玉瓶朝吴永麟投过来一个自诩的眼神,吴永麟为了让澹台玉瓶待在身边,早晨当着众人的面给她许了一个子乌虚有武知事的官职,想着自己能堂堂正正的每天待在吴永麟身边和她形影不离,她心情大好。

张三心领神会,得了吴永麟的指令,风风火火而去,吴永麟觉得衙署的事情一时半会也处理不完,便从张三留下的包袱中取出两套便服,让澹台玉瓶选了一套换上后,两人才结伴从来时的偏门出了衙署,两人沿着绿柳成荫的小路上逶迤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多了不曾有过的轻松惬意,也不知走了多久,看见街头巷尾有一些卖豆花的,两人在里面寻了一幅干净点的崭新座头,对舀豆花的大嫂喊道:“来两碗豆花。”

梁红英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这真的是冤家路窄,人生何处不相逢,看着便服打扮的吴檗生龙活虎的坐在自己面前,她牙齿咬得咯咯叫,恨不得在此人的脖颈上狠狠的咬下去一口,只是看着旁边那个似乎武功不错的亲密伴当,她最终还是忍住了。自从梁红英上次帮豆花大嫂保住了那副挑担后,加上同为寡妇以及单身带着孩子不容易的共同话题,两人半天功夫便成了几乎无话不谈的朋友,梁红英原本就没个说话的人,发觉这个豆花大嫂心挺热,彼此便更加投缘了,豆花大嫂独居原本就空着一间房,梁红英想着在宝芝林永远不开火也不是个办法,简单回宝芝林收拾了一番,便带着平儿过来住在了豆花大嫂家里。梁红英原本帮豆花大嫂重新备了几幅新座头,只是豆花大嫂心实诚,原本那天就受了梁


状态提示:第585章 例行公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