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大唐远征军>463.第463章 .王舍之下,攻城惨烈

闽国史册的记载,永徽初年,大帝驱使倭人,南亚土人为爪牙,征战于天竺,沿途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不过同时代的天竺史书记载的可就没那么美好了,最有代表性的是那烂陀寺毗婆达高僧书写下的《天竺陆沉记》,帝伏王三年,阿修罗率群魔自东方而来,重演嚈哒,吐蕃之祸,王于恒河畔御之。

嚈哒就是白匈奴,华夏又称大月氏,是大月氏的一部分,曾经称霸中亚北印的贵霜帝国就是亡于嚈哒之手,在贵霜王朝废墟上崛起的印度笈多王朝几百年后又在嚈哒的打击下内外交困而亡,游牧民族带来的毁灭战争几乎摧毁了西北印度。

吐蕃之祸还是近几年,戒日王在世的时候,受李捷祸水东引之计,吐蕃与贞观十八年与姻亲尼泊尔联军,穿越了喜马拉雅山古道入寇天竺,也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天竺北方的掸邦毁于战火,最后还是戒日王亲率大军迎击,象兵的践踏下这才把吐蕃人打回去。

李捷的大军都被与这两位相提并论了,可见他真没干好事,但也说明一个侧面,李捷在南亚次大陆进军迅速,已经引起了偌大的天竺震惊恐惧。

也的确,唐军的尽展速度极其快捷,从十一月初抵达孟加拉湾后,以关宁铁骑作为先驱,毫无准备的孟加拉国王斯科拉喀尔曼根本没料到唐军会把如此大规模的兵力如此迅速投放到天竺,咋一接触就丢了重要港口横河入海口吉大港,三天之后勉强召集起的两万步兵,三千多骑兵又在恒河畔的摩拉城附近被先锋大度设三千骑兵打的一败如水,再无还手之力。

永徽元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闽国大军云集王舍城下,旌旗招展,喊杀声震天,数不清的黑色大军方阵森严,各部攻城军队秩序井然,其徐如林,击破了孟加拉,闽国大军又杀到了摩揭陀,王舍城正是摩揭陀的首都,一直到这里,唐军才遇到了第一场恶战。

这儿还真是一座坚城,古印度人的心灵手巧在这里体现无遗,王舍城四面环山,凿山为城墙,城墙险峻,比高句丽的坚城也是不逞多让,八天前闽国大军就杀到这儿了,不过狂攻了八天都没攻下来。

不过再坚强的城池也得有人坚守才是,一路从孟加拉败退的败兵根本被打寒了胆子,突然兵临城下,摩揭陀人的震惊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惊恐的还有摩揭陀国国主普尔纳瓦尔曼。

要知道,摩揭陀可还有一个音译别称叫马嘎塔,就是这位国主出尔反尔出卖了大唐使团,这才害得老萧盛一路狼狈的被追杀出天竺,闽国对于孟加拉残暴的惩罚他可有所耳闻,恐惧下堂堂国主居然连抵抗的决心都没有,整日躲在寺庙中祈祷不止。

“兄弟们冲啊!打下这城,殿下许诺,明日为大家过年!”

年节一向是华夏最重要的节日,站在城下,听着主将秦怀阳举剑咆哮,两个府的闽王铁林无不兴奋的敲着盾牌相迎着,过年的诱惑让每个人都战意盎然。

东城城墙下,唐军的一波攻势刚刚被击退,除了明威将军刀疤刘晦气的吐着口水直骂娘外,哪怕败退,唐军依旧显得颇为有秩序,包铁的圆盾组成了盾墙,牢牢护住头顶,顶着头上雨点般的箭矢掩护战友从云梯下退下,偶尔有战友中箭,也是不慌乱的搀扶一下,缓缓退走。

传统印象中的印度军队似乎不堪一击,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的确,印度历史上数次外族统治,数次政权被灭亡,希腊人,波斯人,大月氏人,乃至后来的阿拉伯人,似乎是个人就能统治一下印度,后世的电影影片中印度军队也是光着膀子拿着大刀跟着大象一冲,冲赢了就打,冲输了就跑,跟过家家一样。

来了天竺之后,李捷才知道自己小看他们了,不愧为与华夏并列的四大古国之一,军事上基本上华夏有的,天竺都有,的确,印度饱受外族统治,同样,外族的精华也被印度纷纷拿来,就比如马其顿的方阵战法,长矛,中亚游牧民族的锁子甲,骑兵战术,天竺本土的鱼鳞甲也不输于华夏,几千年之后遗留在印度,那些金刚,护教天王带着高帽子,身上雕刻着的精美鱼鳞甲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些。

尤其是印度的弓。

一米六以上的单体弓看似简陋,实际上力道惊人,或是竹制,或是棕榈制的弓身还有一个好处,大唐,中亚的复合弓到了天竺这么潮湿炎热的气候下多半就软了,射出去的弓箭软弱无力,强劲的印度弓却依旧保持了他的威力,前不久伽尸城的一次交锋还真让唐军吃了个小亏。

所以在城下的指挥塔中看着唐军冒着箭雨冲锋攻城,李捷心里真是心疼的直滴血,如果不是王舍城特殊而又重要的政治意义,他真想换上殖民地军队或者倭军去攻城了,虽然同样披着大唐重步兵甲,训练的时间短,还是外族,这些人死了好歹李捷不是太心疼。

还好,天竺军队虽然也是装备精良,却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主要还是装备武士阶层刹帝利,虽然弓多一点,普通的天竺步兵装备的也就是一种叫帕拉的竹藤编制铠甲,五十练唐刀还是能劈得开,b并且镶嵌铁片的重步兵甲对于劣质箭头防御力还算不错,李捷是个土豪,流水线的兵器工坊外加流水推动机械锤代替人工锻打,******式后的土法炼钢钢铁也勉强跟得上当前需要,伤亡还在一个可接受的数字之内。

更重要的是,李捷是个穿越者。

翁~翁~

下方唐军步兵


状态提示:463.第463章 .王舍之下,攻城惨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